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096章 小馮翰林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096章 小馮翰林

    

-

[]

小馮翰林是指翰林院檢討馮銓。

馮銓是萬曆四十一年的進士,那年他才十九歲,入選翰林院庶吉士。他與其父馮盛明同朝為官,人稱“小馮翰林”。現在他的父親馮盛明因為涉嫌貪汙被關押在刑部大牢之中,小馮翰林心急如焚,拚命地托人說情。

現下正好有一個接觸內閣首輔的機會,那就是藉著向孫承宗獻書《武備誌》的機會,跟樞輔大人為父開脫罪名。馮銓是一個風流才子,喜好與士人交遊,他和紈絝子弟張岱關係非常不錯。張岱求馮銓幫他的朋友茅元儀所寫的《武備誌》推薦給朝廷重臣和皇上,馮銓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事情的前半部分發展符合馮銓的預期,孫承宗看到《武備誌》連連讚歎不已,但是後半部分的發展則是徹底失敗。正當小馮翰林試圖為他父親喊冤時,孫承宗的臉色變了,他義正言辭的說刑部和大理寺會調查這個案件,讓馮銓不要動什麼歪心思。

孫承宗發起火來是很嚇人的,他位高權重,又麵相威武,直接就讓馮銓知難而退了。內閣首輔收下了《武備誌》,馮銓離開紫禁城,換了一身牢頭的衣服,去刑部大牢偷偷地看望他的父親馮盛明。馮銓心說還好他爹被關在刑部大牢裡頭,他還有使錢賄賂的路子,如果是錦衣衛的詔獄,那他絕無私自進入的可能。

在馮銓的打點下,馮盛明在牢裡頭有吃有喝,不愁冷暖。但是仍舊是命在旦夕,天啟皇帝如此痛恨**,如果查實,那就是依照國法開刀問斬,絕無生還的可能。馮銓在牢裡頭與其父說了一些好話安慰馮盛明,就離開了。

馮盛明確實有罪,在過年時的軍餉貪汙案,他本來是知曉內情的人士,想在貪汙成功以後敲這些貪官一筆竹杠。結果貪官被一窩端,他也因此倖存了下來。馮盛明以前做官就不少撈錢,他的貪汙手法極為高明,很難察覺。同僚們知道馮盛明品行不潔,但就是找不到確鑿的證據。馮家父子善於理財做生意,將貪汙的銀兩買地經商,聚斂了大筆財富。

出了刑部大牢的門口,馮銓進入了一架豪華的馬車,換上了一身錦衣玉服。馮銓姿顏秀美,還熱衷於打扮自己,每次入朝值班時,衣箱內都會帶著兩三雙靴子、數件鮮豔衣服,走在路上時頻頻刷靴下塵土,還會多次自顧其影,鏡子也不離身,官帽補服極其奢麗。馮銓吩咐了一聲,讓車伕送他去他在京城最樸素的一間房產。

這間最樸素的房子住著張岱和茅元儀,馮銓到家中時,才聽家裡的管家說:“張公子和茅公子去欣賞西山紅葉了,估摸著下午就能回來。”馮銓聽著心裡有些不平衡,他這邊的事冇辦成,這倆哥們倒是在京城玩得挺歡。心中有些煩悶的時候,馮銓喜歡彈琴來解憂,他取出一副好琴在家中一邊彈琴一邊等候朋友歸來。

皇帝接受了張岱與茅元儀的邀請,用完一頓豐富的午膳以後,朱由校坐在馬車上,跟著分彆騎在兩匹高頭大馬上的兩位公子去馮銓的家裡做客。張岱與茅元儀借住的馮銓府邸是一處深宅大院,豪華氣派,但這僅是馮銓家最樸素的一處房產。魏忠賢和護衛留在外邊,皇帝自己孤身隨二位公子進入。

進入宅子,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後花園,足有十幾畝地。幾座高低不等的涼亭散佈在池水四周,極是錯落有致。當中有一座壓水拱橋直通池心。從玲瓏剔透的假山繞過去,再經一曲折的石橋便到會客的書房,馮銓正在這裡彈琴。

三人行至橋上,就聽到從書房內傳來叮叮咚咚的琴聲。一縷縷幽香在這山亭水石中間飄蕩,真使人有如走入仙境之感。朱由校止了步,三人站在橋上手扶石欄靜聆琴音。

那琴聲時緊時慢,挑撥勾劃,也說不清其中是個什麼滋味,時而使人覺得飄飄欲仙,有淩空乘雲之感,時而又覺得似有壓在心頭、排擠不出的鬱悶,時而又使人感到如乍開悶籠般地輕鬆,反覆詠歎餘味無窮,但覺心中濁氣一掃而空。

馮銓察覺到外麵有人,便住琴息香,站起身推開窗戶笑道:“怪不得琴聲有異,弦乖音謬,原來有人偷聽,快請進屋來吧!”

茅元儀第一個進門,馮銓笑著對他說:“茅兄的大作《武備誌》,我已經交給當今的首輔大人閱讀,孫首輔看過以後讚歎有加。想必他必定會向皇上推薦這部書,到時候你可就發達了……”當馮銓看見朱由校進屋時,立刻呆住了。身為翰林院檢討的他在元旦大宴時,見過大明天子。

馮銓立刻跪在地上行禮,說道:“微臣,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聽到這話看到這動作,張岱與茅元儀都驚呆了,朱由校心裡感歎自己的身份在京城藏不住啊。皇帝隻好亮明自己的身份,屋內的其他人紛紛下拜行禮。朱由校說道“免禮”,眾人才戰戰兢兢的起來麵君。

天子仔細地打量麵前的這位小馮翰林。馮銓生得人物俊美灑落,風流倜儻,相貌出眾,眉如劍峰,目如朗星,鼻似懸膽,臉如玉壁,真個兒潘安再世亦不比,宋玉重生歎弗如。朱由校先是開口誇獎道馮銓的琴藝:“小馮翰林,你的琴彈得真是高雅之極啊!”

“回陛下,微臣隻是雕蟲小技,不足掛齒。”

“茅元儀,你的《武備誌》朕會好好看的,你在這等朝廷的通知吧。隻要是對我大明有用的人才,朕必定許之以官位,厚之以俸祿。”皇帝又誇獎道茅元儀。

“謝陛下,學生靜等朝廷的安排。”茅元儀高興地回答道,他終於有出頭的一天。

“啟稟陛下,微臣有朝廷的要事想同陛下商量。”馮銓小心翼翼地講話。

“這樣吧,既然是公事的話,此處不能商議,你就隨朕到紫禁城去商量吧。”

“謝陛下。”說完,皇帝跟那兩位恍如隔世的小夥子告彆,帶著馮銓去紫禁城議事。

回到紫禁城,朱由校坐在中極殿的龍椅上,問向台下站著的小馮翰林:“馮銓,你說得朝廷要事可是你父馮盛明的案子啊?”

“回陛下,正是此事,我父馮盛明冇有貪汙朝廷軍餉,請陛下明察。”馮銓擺出一副正義凜然忠臣孝子的樣子來回答皇上的質詢。當然,真相是馮盛明冇來得及貪汙。

“朕可是打聽過了,你父馮盛明的官聲風評可是很不好啊?”

“回陛下,我父馮盛明在官場上難免不結幾個冤家,明明冇有貪汙軍餉,他們隨口那麼一說,也就有了糟糕的風評,請陛下明察。”

“朕很好奇,如果不是貪汙,你馮家那富可敵國的財富從何而來?”

“陛下誤會了,我馮家隻是祖輩多年積攢下來的家產比較多,並不能算什麼豪富,又何須貪汙呢?富可敵國隻是誇張之言。”馮銓聽了心裡一驚,但還是裝作平靜地回答。

“說實話,朕聽彆人講馮銓一家富可敵國,朕也覺得誇張、荒謬。但是當朕聽說東晉書聖王羲之的書法《快雪時晴帖》是你的收藏品時,說你家是富可敵國也不為過。今日我去的豪華宅邸聽說是你在北京最小的一處房產,比這大的豪宅還有四五間。根據朕的瞭解,你是順天府涿州人,但是你家在南直隸的財產還要遠遠超過北直隸。馮銓,你可否解釋一下?”

皇帝曾經下令東廠提督太監魏朝調查全國的大富豪,這項調查還在繼續,現在隻調查出京城裡馮銓家有錢是出了名的。朱由校國事繁忙,把這件事忘得一乾二淨。馮盛明的案子給天子提了個醒,今日出遊賞紅葉碰巧進入馮銓的家門,朱由校被其豪奢所驚,索性現在就把話挑明瞭說。

“陛下,王羲之的畫是微臣偶然所得。”馮銓的話說的哆裡哆嗦,腿都快站不穩了,他實在解釋不清楚他的家產,一小部分是父親的貪汙,一大部分是參與走私違禁的貨物。

“王羲之的畫是偶然所得,那豪宅大院也是偶然所得嗎?那萬貫家財也是偶然所得嗎?現在天下一點都不安穩,東北戰禍未除,西南戰火又起,朝廷缺軍費啊。你說,朕找個理由殺一個貪官,收其家財以資軍用,馮銓你說好不好啊?”

“回陛下,微臣願意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贈送給聖上,這樣的書法精品,我不能占為己有。微臣還願意捐獻二十萬兩白銀,來給皇上做軍費,隻求饒的我父一條性命。”

“不解釋萬貫家財如何掙得,看來真是不法所得。既然是不法所得,何來捐獻一說啊?你想求朕饒過你的父親,你就不想想自己的性命能否保得住嗎?”

“陛下!這些財富都是微臣經商所得,並非是不法之財,求陛下明鑒。”

“算了,是不是不法之財,不是你我二人談話就能決定的,這需要廠衛的搜查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