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093章 永寧土司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093章 永寧土司

    

-

[]

“先生,那朕現在如何做才能增加馬匹數量呢?”

“回陛下,目前就隻能通過現有的草場,大力鼓勵軍戶養馬,這樣即使馬匹數量大幅度增加,馬匹投入到戰場也要等到五年以後。所以臣現在大力訓練車營部隊,戰車可以用驢騾來拉車,不受戰馬數量的限製。”

“這麼說的話,我們不是可以跟蒙古買馬嗎?”

“回陛下,蒙古人未必願意賣給我們大量的軍馬,增強我大明的騎兵力量,他們更願意和走私商人交易。”

“你對走私商人有什麼瞭解嗎?”

“陛下,臣隻能說出自己的猜測。”

“先生說吧,說錯了朕赦你無罪。”

“晉商。他們是一股能夠壟斷對長城外貿易的商會。臣甚至懷疑幾個月前,走私物資軍火給後金的奸商正是晉商的一部分人。但是臣冇有找到證據。”

“為什麼冇找到證據?”

“回陛下,是因為搜查的力度不夠,背後牽扯到的家族官場勢力太大。”

“朕明白了,晉商的問題由朕來處理。”

這段談話結束以後,朱由校在工部尚書徐光啟的陪同下觀看了明軍火炮的射擊威力。當皇上看到明軍的新式輕型火炮——小將軍炮發射的爆炸彈時,朱由校瞪大了眼睛,睜大了嘴巴。這種火炮很輕很小,發射的爆炸彈輻射麵積卻很大。在遠處作為瞄準的目標物是一個個分開排列的稻草人,拿到皇帝麵前一看,都被洞穿了,顯示出在戰場上敵人遭受炮擊是多麼可怕。皇帝大喜,他下令馬上將這種炮和炮彈都投入生產。

天子還想起一件事,他說道:“最近京營要加大訓練量,夥食也要加量,最近要做好投入戰爭的前期準備。”

“陛下,是要防備後金西進嗎?”內閣首輔提問道。

“後金一直是我大明防備的勁敵,熊廷弼是朕最信任的臣子之一,他一定能守禦好遼東。現在朕最擔心的是西南邊疆的土司會造反,朕在微服私訪期間招收了一位民間奇人徐霞客,朕委任他協助左光鬥治河。徐霞客曾經旅行過西南大地,他發現了這個隱患。在臨彆時,特地提醒朕要注意西南的安危。”皇帝憂心忡忡地說道。

“這徐霞客可靠嗎,這西南邊疆造反的年頭多,不生事的年頭少,基本都是小打小鬨,不動搖大局。”孫承宗並未聽說過這位大名鼎鼎的旅行家,他提出了自己的判斷。

“徐霞客跟朕講了,四川永寧宣撫司奢崇明如果舉兵造反的話,危害上會超過當年的播州土司楊應龍。當時是萬曆盛世,現在是世道崩壞朝廷實力大減的時代。”

“仆明白了,那現如今臣請皇上調陝西的兵馬,做好入川作戰的準備。”

“朕準了,你去辦吧。”

皇帝從京城外頭回到乾清宮的暖閣裡休息,他現在腦子太亂,工作上一時不能著手做。除了建奴的威脅外,晉商的吃裡扒外,永寧土司是否會造反,潛伏在民間的聞香教,這一樁樁一件件,哪個是好處理的。

最終,朱由校決定先派出錦衣衛去四川調查,然而時間已經晚了。四川永寧宣撫司奢崇明奢寅父子倆和貴州水西宣慰土同知安邦彥已經準備造反了。

明朝在西南的統治一直都不太安穩,在萬曆四十七年十月至四十八年二月,水西土民攻掠雲南沾益等地。四十七年十月,烏撒土民戈破、李滿鸞聯合水西、鎮雄等地土民一萬五千人大舉攻掠水西一帶,欲殺宣慰司安效良,奪其印信,並分七路進攻駐守附近各地的明朝官軍。官軍潰散,安效良逃往沾益。

次年二月,水西土民追至沾益城下,索討安效良,守備方策聞土民至,即出城迎戰,大敗,土民乘勢攻城。後來他們被土司奢崇明所擊敗,這場禍亂就此平定。但是利用這個混戰亂局,奢崇明藉機練兵擴大地盤,永寧宣撫司的實力增長了不少。明政府的“以夷治夷”政策,卻導致了“以盜治盜”的惡果。

現如今巍峨壯觀的永寧土司府邸高高地矗立在永寧河畔的小山上。一座座高樓大院,或紅牆遮擋,或綠竹掩映,依山勢錯落有致的散佈在溪流縱橫的峰巒間。方圓數十裡雲樹蔥蘢、氣象氤氳,彎彎曲曲的盤山道,一層層的大理石階蜿蜒曲折直通雲天,一入山便使人有飄飄欲仙的感覺。

這裡是從明朝開國年間一代代土司所居住的地方,奢崇明在萬曆十四年襲職四川土司永寧宣撫使,他接手之後又煞費苦心大加修繕。經過三十多年的經營,早已不是它原來的模樣了。奢崇明與其子奢寅久有反明割據之心,他們想做統治四川、割據一方的皇帝。

後山修造的一排排大石屋,是奢崇明的倉庫,裡麵的金玉珠寶、瑤珙璧圭疊積如山,庫房旁鑄錢司的作坊裡還在日夜不停地化銅煉錫。武庫裡已貯滿了各式各樣的武器,可是刀槍劍戟十八般兵器都還在不停地鑄造、更新。在土司府邸兩旁的一個個廊房裡,設著兵馬司、鹽茶司、慎刑廳、鑄造廳等部門,一切都按朝廷建製設置,不過簡化了一點,變了變名字。

奢崇明此刻正坐在土司府邸花園中觀賞歌舞。和他並肩而坐的是安邦彥,他是從貴州來的水西宣慰土同知,宣慰使堯臣族子。堯臣死得很早,繼承職務的兒子很年幼,其母奢社輝代領其事,掌握水西土司的政權。奢社輝是永寧宣撫使奢崇明妹妹,與奢崇明交好的安邦彥掌握水西土司的兵權。因此,貴州的水西土司可以成為奢崇明造反的一大助力。

他們已經磋商了兩天,雙方的情報都彙集得差不多了。如今年歲已過花甲的奢崇明微笑著轉臉對著子侄輩分的安邦彥說道:“我這裡怎麼樣?”

“太美了!”安邦彥的眼睛直勾勾地望著草坪,奢崇明最漂亮的兩個侍女正在演“天女散花”,舞得長袖飄飄,蓮步輕移,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安邦彥看得出神,竟像冇聽清奢崇明的問話,格格笑道:“這還用奢老世伯問?真是一對兒人間尤物!”

“爹,兒子剛剛從重慶府回來,四川財政困難,餉源枯竭。駐守在重慶府士卒多是老弱病殘,防衛極其空虛。兒子我主動提出要獻上幾千士卒,讓他們加入重慶的防禦。四川巡撫徐可求對我們毫不懷疑,立刻答應了我的請求,還誇我能為朝廷分憂。”奢崇明的兒子奢寅很討厭安邦彥,他岔開話題,說重慶現在極易於攻占。

安邦彥仍然心不在焉、讚不絕口地笑道:“美人香草,香草美人,這是多好的局麵!像奢老世伯這樣的大英雄,正該配有這樣的絕色佳人。”奢寅聽完皺緊了眉頭,想出聲訓斥,被父親奢崇明攔住。

“隻要安世侄能夠助我奢崇明奪得四川,美人啊、錢財啊,要多少有多少!”奢崇明對安邦彥說道。

“奢老世伯,你有多少士卒來完成你的雄心壯誌呢?”安邦彥問造反的關鍵問題——兵馬軍餉是否足夠。

“我有五萬兵馬,他們都是勇敢善戰的猛士,都願意為我奢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軍馬糧餉可用三年有餘。”奢崇明這話有些誇大了,他其實隻有四萬兵馬左右,其中比較精銳的士卒隻有兩萬,糧餉經過多年的準備確實非常充足。

安邦彥看著奢崇明,忽然噗嗤一笑,“我再不認真一些,奢老世伯就真把我安邦彥當成酒色之徒了,我這人乾什麼事便想什麼事,這會子坐在這裡看戲看風景,就要把心思用在色上;等日後幫助老世伯攻打城池,自然要一心用兵。熊掌我所欲也,魚亦我所欲也,我偏要二者兼得,豈不妙哉。”

“如此一說,世侄你願意助我起兵!世侄你有多少兵馬。”

“回老世伯,我努努力大概能湊出三萬兵馬,支援起兵行動。”安邦彥說道。

“好,那到時候我奢崇明帶兵進攻重慶府,明軍必定會征召各地土司士卒,來剿滅我。這個時候你安邦彥可以先假意答應支援明軍剿滅,然後突然反叛,率兵進攻貴陽策應我的行動。到時候把西南攪個天翻地覆,把明軍攪得疲於奔命,我打下四川,賢侄占有貴陽,豈不美哉。”

“老世伯果然雄才大略,小侄敬你一杯。”說完,安邦彥就跟奢崇明敬了一杯酒。然後二人商討有關造反事宜,一談就講到晚上。

在當天三更時分,夜空翻滾著大塊大塊的烏雲,在飛快地聚集著、擠壓著、翻滾著、奔騰著,終於在互不相讓的爭鬥中,發出了轟轟隆隆的憤怒的吼聲。這沉重的悶雷,又帶去了撕裂雲層,撕裂夜幕,撕裂大地,也撕裂人心的閃電。

一陣陣狂風,從山上席捲而來,肆虐地掃起地方的塵土、砂石,又瘋狂地拋撒在屋瓦上,發出劈劈拍拍的響聲。

驚雷、閃電、狂風、驟雨,鋪天蓋地而來,搖撼著西南邊陲的重鎮山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