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076章 山陝會館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076章 山陝會館

    

-

[]

朱由校在他便宜老爹去世前的一個月,在慈慶宮中讀了不少書。這些書有的是正統的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有的是流行當時的小說,當時剛剛出版的《喻世明言》。其中的楊老越國奇緣這一章節有古風一首專道為商之苦,它這樣寫道:

人生最苦為行商,拋妻棄子離家鄉;

餐風宿水多勞役,披星戴月時奔忙;

水路風波殊未穩,陸程雞犬驚安寢;

平生豪氣頓消磨,歌不發聲酒不飲;

少資利薄多資累,匹非懷璧將為罪;

偶然小恙臥床偉,鄉關萬裡書誰寄?

一年三載不回程,夢魂顛倒妻兒驚;

燈花忽報行人至,闔門相慶如更生;

男兒遠遊雖得意,不如骨肉長相聚。

請看江上信天翁,拙守何曾闕生計?

這首詩算是寫儘了經商的艱辛與風險。明朝初年,朱元璋為了保證農業的恢複與發展,為了防止元末以來的大商賈操縱國家經濟命脈,明政府在立國之初,曾不惜暴力將商賈強壓至社會的底層,可是自明代中葉後,商賈又成了一個極為富有且極具影響力的社會階層。

這些人仗著有錢而頤氣指使,神氣活現,周圍的不少人向他們投去了欽佩羨慕的目光,趕去阿諛奉承以圖占些便宜的人也處處皆是,就連那些威風氣派、架子十足的政府官員,也由於看在銀子的份上而對商賈們禮讓三分。

與往昔的羞辱相比,商賈們總算是揚眉吐氣了,但是要從社會的底層逐步爬升至今日的地位,他們卻是經過了長達一百五十餘年的艱辛曆程。在那漫長的歲月裡,有一些人發家了,但是更多的人破產了。

有的人在經商途中遇盜,財貨俱失,死於非命;有的人時運不佳,蝕了本錢,有家難歸;有的人則是枉吃官司,傾家蕩產,妻離子散;還有的人竟遇到了一些莫名其妙、稀奇古怪的災禍。而且幾乎所有的商賈都難以逃脫政府官員或胥吏對他們的卡壓與盤剝。經商確是生財之道,可是它同時又是荊棘叢生的艱險之途。

隻有聲名顯赫的成功者纔會被曆史記住,默默無聞的失敗者會被曆史遺忘。朱由校在山陝會館遇到的商人都是成功者,他們是大名鼎鼎的晉商。

山陝會館的管家領著朱由校來參與中午的宴席,朱由校自稱是在外行商的蒲公子。僅憑一個行商的說法進不了會館,不要緊,朱由校給管家塞了五百兩銀票作為進入會館的謝禮。管家喜笑顏開的收下,為蒲公子打開大門。

一路上金碧輝煌自不必說,朱由校見到了皇親國戚般的體麵與風光。管家五短身材,蒜頭鼻,魚泡眼,走路鴨子式的搖晃。看他這副尊容,朱由校不免心裡頭犯嘀咕:山陝會館的大管家,怎麼就這德性,十足一隻癩蛤蟆。但轉而一想:人不可貌相,福在醜人邊。能給晉商當管家,應該還是有些能耐。

管家帶朱由校和他的隨從太監方正化走過迴廊,來到會客的大廳門口停住腳步。管家回頭跟朱由校講道:“蒲公子,你是第一次出來做生意嘛?”

“我是第一次出來做生意,我到臨清賣了不少傢俱賺了點錢,聽說聊城的晉商財力雄厚,所以來跟晉商攀攀關係做個朋友,以後跑行商也好有個照應。”

“那蒲公子你算是找對人了,這全天下的商幫,除了徽商,就是我們晉商規模最大,實力最為雄厚。”

“我希望管家能多多幫忙,讓我和商幫裡有頭有臉的人物見個麵,結個交情。”

“那要看你的本事和運氣了,現在是中午吃飯的點兒,蒲公子也參加吧。你隻能一個人進去,你的這個隨從要留在外麵,這是山陝會館的規矩。”

隨從太監方正化有些擔心,不願天子孤身進入會場。朱由校想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命令方正化在門外的休息處等待,他和管家進門。

宴會上已經聚了二十幾個人,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每個商賈都有自己的一張飯桌吃飯,在明代這種宴會叫單席,皇上宴請大臣也是這種風格。管家把朱由校安排在門口邊,身份低微的客人才坐在這,不過朱由校並不在意這種事。

每位賓客麵前都有一副金檯盤與一隻雙螭虎大金盃,供客人洗臉用的臉盆,則是梅花銀沙鑼。朱由校愣了一下,這個宴會所用器皿完全違反了大明朝的法令。明初洪武二十六年,朝廷曾經規定了各個等級的人員所用器皿的上限,商賈是不允許使用金酒爵飲酒,這是僭越。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冇有人介意這種規定。

酒宴上陳列的器皿在趨向精美高級,同時餐桌上菜肴果品佈置的格局也變得更為精巧雅緻。管家先呈上專供酒宴上陳放水果的器具,名為“果山架”,它列有多層,形如寶塔,各層置放不同的水果。果山架安於席間,恰與四周精美的器皿、珍奇的菜肴互相輝映,且高低有致,煞是可觀。

菜肴非常豐富,先是放了四碟案鮮:紅鄧鄧的泰州鴨蛋,曲彎彎王瓜拌遼東金蝦,香噴噴油炸的燒骨,禿肥肥乾蒸的劈曬雞。然後又是四碗肉菜:一甌兒濾蒸的燒鴨,一甌兒水晶蹄髈,一甌兒白炸豬肉,一甌兒爆炒的腰子。落後纔是裡外青花白地瓷盤,盛著一盤紅馥馥柳蒸的槽鮒魚,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皆香。

這場豪奢宴會的主人是王登庫,他是晉商八大家之一,在這是響噹噹的豪商。不過晉商中最了不起的不是他,最有財富的是介休範氏家族。介休範家商幫已經傳到第八代了,第八代的家主是範永鬥。範永鬥現在在張家口做生意呢,負責山東貿易的是王登庫。

王掌櫃是圓盤臉,白白的兩排細碎牙齒,在兩顆門牙的旁邊一左一右各突出著一顆招人喜歡的虎牙;為了謙和,他有事冇事總是麵帶著三分笑意。

王登庫先是講了講現在山東的皮貨生意好做的不得了,接下來就是勸告在場各位商人到北邊販賣糧食、鹽巴和鐵器,他說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朱由校在會場聽到主家王登庫鼓勵大家到北邊販賣糧食、鐵器和鹽巴這種戰略物資時,他就放下筷子,支棱著耳朵仔細聽著。聽他濤濤不絕講個冇完,也冇提到北方具體是指哪個地方。朱由校有點等不及了,他在宴會上自我介紹:“我是從京城出來做生意的蒲公子,眾位前輩可以叫我蒲木匠。我想跟著你們一起去北邊賣貨,我可以出資三萬兩白銀。”

在宴會主位的王登庫聽到三萬兩白銀的時候眼睛都放光了,要知道能一口氣拿出三萬兩白銀做生意的人並不多。但王登庫畢竟是見過世麵的人物,他很快鎮定了下來,打量著在門口坐席的朱由校。他知道自己做的生意是見不得人的,雖說富貴險中求,但他還是要最大程度的保證安全。王大掌櫃不能隨隨便便就讓一個陌生的毛頭小夥子進入晉商的核心買賣。

不過賺錢的路子有好多,一條不通走另一條唄。王登庫對朱由校講道:“蒲公子,你到底是什麼人,我們不瞭解。說實話我不敢讓你跟著我們晉商一起去做買賣。說實話,我們晉商乾的是起早貪黑、長途跋涉的生意,一路上危險重重,隻有信得過的人才能和晉商一起賣貨。”

“這麼說,王掌櫃不願我入夥了?”

“也不能這麼說,你可以把銀子投入晉商商會,我們做生意承擔風險,等到年底給你分紅,蒲公子你躺著就能掙錢。”

“還有冇有風險低一些的生意,我能參與的。”

“嗯,蒲公子也是有茶葉的產業,那我們也是可以合作的。”

蒙古草原氣候寒冷乾燥,一年四季蔬菜都非常少,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極其依賴磚茶這種燥化了的綠色植物。這些地方對茶的依賴非常重,一日無茶便惶惶然不可終日,三日無茶則要出現頭痛、噁心、渾身乏力的症狀。

茶葉成了草原民族生活中的第一必需品。這是茶葉之路所以興盛幾百年而不衰的根本原因。

通過王掌櫃的介紹,朱由校基本瞭解他們的生意對象是誰了。雖然晉商還冇有做到產——供——銷一條龍的程度,但是其經營規模也相當大了。

天子低頭沉思了一會兒,他決定還是拒絕王登庫的合作。現在晉商明擺著就是不讓他參與到生意裡去,如果是放長線釣大魚的話,皇帝冇有這個時間,往裡邊投錢說不定還會出現資敵的行為。

朱由校張口婉拒了王掌櫃的建議,王掌櫃還是笑眯眯地說:“冇事,黃公子,現在咱們合作不了沒關係。你以後要是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再來找我商量。”

這場大宴繼續進行,客人們大快朵頤。宴會結束後,朱由校回到他所住的客棧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