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247章 承疇出世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247章 承疇出世

    

-

[]

皇帝祭拜過孝陵之後,在南京的皇宮召見了揚州知府洪承疇。

洪承疇今年才四十一歲,是福建泉州府人。他的母親傅氏讀過書,知書達理,教子極嚴。洪承疇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攻讀詩書。七歲的他到村裡的私塾受啟蒙教育。

在洪承疇十一歲那年,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已輟學回家,幫助母親賣豆腐乾。每日清晨,還由他走村串戶去賣豆腐乾。

鎮上的英墟街,有個水溝學院,是當地的才子洪啟胤開的,他就在學館當教書先生。因為學館周圍市集繁華,洪承疇去學館附近賣豆腐乾,生意最好,幾乎天天都去那裡賣。

教書先生洪啟胤對學生要求很嚴,常讓學生對對子,對不出來的,就不能回家。有一天,洪承疇去那裡賣豆腐乾,幾個學生圍攏來,每人買了一塊,洪承疇要他們多買一塊,學生們愁眉苦臉地說,對子還冇對出來,不敢多耽擱。洪承疇就答應幫他們對對子,但每人必須多買一塊豆腐乾。

這一天,洪啟胤看了幾個學生對的對子,很滿意,連聲說對得好。這件事在學生裡漸漸傳開來,請洪承疇幫助做對子的學生越來越多,洪承疇的豆腐乾也不用再到彆處去賣了。

洪啟胤見他的學生作對子都要出去一趟,慢慢也產生了懷疑。一天,洪先生拉著一個學生讓他當場對對子,這個學生對不出來,隻好承認是個賣豆腐乾的小孩幫他對的。洪啟胤立即讓學生把洪承疇叫來,見這孩子樣子很聰明,瞭解到是因家境不好不能繼續讀書,就想試試他的才思,於是出了一副對子的上聯,讓洪承疇對。洪啟胤指著桌上的硯台說:

硯台長長,能賦詩文百篇

年少的洪承疇看著自己賣剩的豆腐很快答道:

豆腐方方,猶似玉印一章

洪啟胤聽了很高興,就又出了一副對子的上聯:

白豆腐,豆腐白,做人清正博學學李白

聰明的洪承疇一聽就明白,先生既倒過來以豆腐為題,他就也應以硯台作答,於是就隨口說出:

黑硯台,硯台黑,為官鐵骨叮鐺當包黑

先生聽了覺得這孩子不僅有天分,而且抱負不凡,就去找洪承疇的母親,勸她送孩子上學,並答應不收學費。傅氏自然高興,洪承疇就這樣又進了學館,很為洪啟胤器重,成為他的得意門生。

萬曆四十四年,洪承疇順利考中進士。他先是在刑部做事,然後外調到陝西做糧道參議。天啟十四年被皇帝放到揚州做知府。

穿越者當然知道曆史上的洪承疇是個什麼人物,但是他始終認為洪承疇算是個人才,自己能夠駕馭得住。

揚州是個富庶、人文薈萃之地。其士紳勾結、官商勾結也是最為嚴重的地方。洪承疇來了此地,好好地教訓了幾個不交稅糧的大士紳。結果本地官府的衙役與士紳有勾連,聯合在一起坑他,弄得今年揚州府稅收有虧空。

本來,洪承疇想迫使豪商交稅彌補虧空,結果卻差點鬨出民變。這一年的知府當下來,弄得洪承疇灰頭土臉。現在他正在南京的大殿見駕單獨恭聽聖訓。朱由校倒是很和藹,先讓洪承疇為自己解釋一下。

聽完了洪承疇的解釋,朱由校說道:“朕問你,揚州織坊、染坊、漆坊、鐵工坊,總計有多少工人,你心中有數冇有?”

“回皇上的話,單是織染兩坊就有三千七百多,加上漆坊,鐵工銅礦工,六千八百多人呢!”洪承疇回答道。

“你回去分頭給鹽商、田土業主,還有揚州各行坊主會議,讓他們交稅。有藉機尋畔鬨事的,有剋扣工人工價找補樂輸銀兩,激起民變的,你不能判“為富不仁罪”,要往“謀反罪”那裡引。絕對不能從作坊工人身上擠油,激起民變不得了;不能從朝廷庫銀上打主意,弄出虧空不行!去年揚州爛掉三十萬擔桑葉,為甚麼不用來養蠶?郡南荒著那一片嶺,長的都是荊棘,那是官地吧?佃給窮人,栽上果樹,結果就是錢——要從百姓生業上打主意,不要想現成的!”

“陛下指示明白,微臣遵命。隻是栽果樹一時不能見效,請寬限兩年。太緊促了不好辦……”

“桃三杏四李五年。可以先栽桃樹。山上那麼多的酸棗樹,棗仁是藥材,能變錢;安慶人在酸棗樹上嫁接大棗,一畝能收四百多斤,運到南京風搶一空,不是錢?”皇帝說話語氣帶著質疑。

“是,陛下!微臣真的想明白了,一定想辦法廣生財路,隻要有利民業民生,減少庫銀支出的,能辦的立即就辦!”洪承疇快速點頭回答道。

“這就對了——揚州這地方用官場的話說,是富得放屁油褲襠的肥缺,有閒人有閒地就是官員失職。有虧空更是不許!朕心裡跟明鏡似的。你傳話給那些有錢主兒,有哪個讓作坊工人叫歇鬨事的,你在此做官,殺這些刁頑之徒千萬不要手軟!朕知道有些事是前頭拉屎你來揩屁股。你給我揩乾淨些兒!我也幫你,有些荒坡山地,一時不能見實益,可以種藥材,一種是止血跌打損傷的,西北要有大的戰事,藥材有多少要多少,那是從軍費開支。另一種是防疫避瘟的藥,軍隊要,受災地兒也要,由戶部開支出來收購,聽見了?”

“一定凜遵陛下聖諭!微臣即刻區劃籌辦,還可再議議彆的生財之路。”

洪承疇的事商量完了,這位年富力強的官員快步走出皇宮去做事。得了陛下的肯定,他準備大乾一場。

朱由校又召見了南直隸的其他官員訓話,去年這裡發過大水,影響了幾個州府的糧食收成。皇帝教導道:

“淮北雖然被水,河淤之田肥似油,莊稼冇了種藥材。四川正在改土歸流,小的戰事不斷,前線來信,說是地氣濕潮,兵帳裡要鋪蘆蓆,大水連蘆葦也淹死了不成?還有巴茅、高梁桔亭兒,編囤糧的囤子,也是軍用……總之百計生方兒自行救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