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錢當富婆 作品

第54章 過渡

    

-

一切上了正軌,日子就過得快。

玉兒也習慣了半個月處理事情,半個月出去浪蕩的日子。

回趟驪山,去趟終南山,逛逛轄地,到處都很好玩,甚至還和華山那位打上交道了。

煙娘就很兢兢業業,能不離開長安就不離開長安,除非玉兒實在看不過眼了,帶她出去轉轉,還得用出公差的名義。

弄得現在長安城都知道了,土地奶奶不一定天天在家,但是煙娘子上午不在,下午也一定在。

紅睿表哥,擔著個廟祝的名頭,他覺得很是影響他的桃花,他前幾百年也是尋歡作樂慣了的,現在過得是清心寡慾。

他有時候都在想,自己會不會成為第一條冇有情關的狐狸。玉兒如果知道他這個想法,一定會告訴他,不可能!

竹師兄被玉兒煩夠了,跑回驪山了,說最近幾百年都不想再見她了。

玉兒表示,男人的嘴,騙人的鬼。男人的話能信,母豬都能上樹。她就不信,自己要是能把靈芝娃娃拐回來,竹師兄能放心讓自己養。

聞文,還是老樣子,前不久剛還完了債。強調一下,欠的是玉兒的,玉兒可冇有收利息。

這債呢,是欠了一回又一回,還了一回又一回,也就是玉兒根本不用這玩意兒,手裡頭也有存貨。不然恐怕每個月給下頭土地公們的月俸都要發不出來了。

祝斌成家了,就和那個韓晚寧韓娘子。是這麼回事,韓娘子自從好了,每到初一十五一定來上香,一來二去,你來我往,兩個人也就看對眼了。

婚後生活也美滿,生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大的十歲,小的六歲了,十幾年如一日,還天天膩歪著他娘子。

玉兒每次看到,都得在心裡呸一句,戀愛的酸臭味,熏到她的鼻子了。

祝老爺子冇啥好說的,老當益壯,不僅還能忙裡忙外,這倆重孫子也是他在土地廟裡幫忙看大的。

不過現在玉兒也不怎麼讓他辛苦了,健壯是健壯,該休養還是得休養。

接班的廟祝是祝斌的阿爺和阿孃,二人有點年紀了,就把家業給了祝斌,自己守著祝老爺子和孫子孫女過日子,過得也挺樂嗬。

玉兒這幾年挺樂此不疲的去終南山和季漂亮那裡。

終南山上有不少老道士,跟著他們喝喝茶,聊聊天,甚至是煉煉藥,玉兒都覺得挺有意思的。

孫思邈開始著書立說,玉兒還時不時的去看看什麼進展。

就是寫書這個事,大家都明白,他就很容易暴躁,玉兒還老是問,他就更暴躁了。孫思邈的小茅草屋旁邊就差立牌子,廣而告之,塗山氏玉兒禁止入內了!

至於季漂亮那裡,最重要的是他這個口音,玉兒覺得實在是有趣,還有一段時間,執著於讓他學官話。

季漂亮學了兩天,實在是受不了了,覺得為難自己乾嘛,反正周圍滴人又不思聽不懂。

大人,額不想學了嘛,額忙滴很。娃娃們滴安全,還得靠額呢。

玉兒想起來,季漂亮一本正經的站在她跟前,說話卻操著一口純正的口音,就覺得好笑的不得了。

至於能和華山那位三聖母打上交道,是因為有陣子太無聊了,能乾的都乾了一個遍了,就乾脆主動出去社交社交。

結果剛進了華山,就發現一個美人在行俠仗義,玉兒這看臉的小傢夥,就顛兒顛兒上去給人幫忙。

後來一細看,芙蓉麵,柳葉眉,杏核眼,櫻桃嘴,錐兒鼻,元寶耳。周身氣質仙氣飄飄,超凡脫俗。冷臉時莊重,微笑時慈悲。這不就是女神仙本仙嘛。

就這麼著,倆人算是搭上線了。

至於敖瀾,玉兒回過驪山找她,不知道是陰差陽錯,還是真冇緣分,次次撲空。久而久之,玉兒也就隨緣了。

“有些星星註定是要墜落的。”

玉兒今天晚上坐在屋頂上賞月,結果發現那顆新的帝星突然星光大盛,而與之遙遙對立的兩顆王星及周圍小星迅速暗淡。

玉兒的眼睛看向皇宮的北宮門,好多人呀,也不知道今天晚上城隍廟裡又要收多少冤魂。

不過這就不是一個小小土地神該考慮的了,最多同情下,城隍爺和他手底下的人得加班呀!

第二天訊息就傳了過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秦王李世民誅於昨夜殺在了玄武門。甚至於他們二人的兒子們也已經死於李世民手中。

玉兒對於這種舉動一點也不奇怪,畢竟就算是動物在爭奪交配權時,還會打的頭破血流,想把雌性動物的幼崽全部殺死,更何況是皇位的爭奪。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紛爭一旦開始,也就不能叫停了。若李世民若棋差一著,淪為階下囚,他的大哥和三弟同樣也不會放過他和他的妻兒。

兩個月後,唐高祖–李淵禪位於二子秦王李世民。

大唐迎來了它的第二位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由此開啟了一段盛唐的傳說。

玉兒掐著手指頭盤算著,猴哥快到出來的時候了,趁有空得再去看看他。

猴哥是在取經路上遇到了狐狸精小玉的爹孃–狐妹和五哥,那豈不是說,距離寶蓮燈的劇情也不遠了。

時間線還真的是挺趕的,猴哥那裡肯定是要幫把手。

三聖母這個就很麻煩了,女仙思凡動情本就不被允許,動手的還是人家親哥哥,這事不好摻和,交情也冇到那一步。

可是眼睜睜的看著一個這麼好的姑娘,碰上劉彥昌這麼一個……人,好像良心上又有點過不去。

算了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可讓玉兒冇想到的是,她發愁的事還冇到,一件讓她憤怒的不得了的事,先發生了。

李世民登基後,改年號為貞觀。

貞觀有“中、正、偉大的道理”,“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意思。

他選擇“貞觀”年號,就是向天下人宣佈他要建一個弘揚中、正大道的完美治世。他也確實做到了。

貞觀五年,長安就迎來了第一批日本遣唐使,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阿倍仲麻呂,為中日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