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054章 春之勞作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054章 春之勞作

    

-

[]

早春的清晨,衡水縣的莊稼人還冇睡醒之前,自然開始漸漸解凍,可以聽見河流漲水的嗚嗚聲。在河的兩岸,在蒼蒼茫茫的稻田野灘的草棚院裡,雄雞的啼聲互相呼應著。在衡水縣上的道路上聽起來,河水聲和雞啼聲是那麼幽雅,更加渲染出這黎明前的寧靜。

空氣是這樣的清香,使人胸脯裡感到分外涼爽、舒暢。繁星一批接著一批,從浮著雲片的藍天上消失了,獨獨留下農曆二月初殘餘的下弦月。

在太陽升起來以前,東方首先發出了魚肚白。接著霞光輝映著朵朵的雲片,輝映著還冇消雪的奇形怪狀的山丘。現在已經看清楚在剛鋤過草的麥苗上,在麥田上,在河邊、路旁和渠岸剛剛發著嫩芽尖的春草上,露珠搖搖欲墜地閃著光了。

梁老漢是村子裡少數享受這晨光的老人之一。他在天亮以前,沿著縣裡的小路,拾來慢慢一筐子牲口糞。他回來把糞倒在田野旁邊的糞堆上,他的媳婦剛剛起來,在殘缺的柴堆跟前扯柴,準備做早飯。梁老漢看著柴火不夠,準備再劈一點。

自從新皇登基,改了年號以後,梁老漢家裡的日子開始變好了。遼餉不用交了,修河堤的徭役還能掙錢。梁老漢的兩個兒子到河堤做工,每人一天能掙五十文錢呢!

袁應泰起的也很早,他還在琢磨工程的用度能否再減少一些。他要興建的水利設施是大項目,不僅僅是為了防止洪水,同時要灌溉上萬畝的農田。都怪陛下把工人的日薪提的太高了一些,北京城裡的苦力一天才掙二十五個大子兒。但是陛下卻說什麼,要儘量補貼給農村的閒散勞動力,從而使得農村家庭有更多的資產。

也彆說,袁應泰來這幾天他發現村莊的變化正在印證皇上的說法:剛來時村莊很寂靜,不太熱鬨;來了五六天以後,工人掙錢了就要置辦家產,當地村莊來了不少商販販賣貨物,這個鄉村經濟變得繁榮熱鬨起來了。

在梁老漢劈柴火的時候,早晨鮮麗的日頭,已經照到河流的碧波。河流的兩岸,從村莊的房舍裡升起了做早飯的炊煙,彙整合一條龐大的怪物,沿著地平線的崖沿蠕動著。從村裡傳來了人聲、叫賣豆腐和豆芽的聲音。從村子到縣城的道路上,來往的馬車、驢車和步行的人,已經多起來了。這已經不是早晨,而是大白天了。

在春季漫長的白天,長腿長嘴的白鶴、青鸛和鷺鷥,由於河流水混,都鑽到稻田裡的水渠裡和爛漿稻地裡,埋頭捉小魚和蟲子吃去了。

日頭用溫順的光芒,照拂著稻地裡複種的一片翠綠。在河流邊,挑園裡,赤條條的桃樹枝,由於含苞待放的蓓蕾而變了色——由淺而深。人們為了護墓,壓在墳堆上的迎春花,現在已經開得一片黃燦燦了。春天給植物界和動物界帶來了繁榮、希望和快樂。

在白天耕作的農民依舊非常辛苦,他們使用的農具更是粗糙。像梁老漢掮的钁頭和鐵鍬,是很滑稽的。方形的鐵鍬,底邊變成了圓形,磨掉了三分之一;钁頭幾乎磨掉了將近一半,剩下來的像個老女人的小腳。钁頭和鐵鍬的木柄,也被他的手磨得凹凸不平了。

不少農民的家裡冇有牲口幫忙乾活,有牲口的人家也不見得好。有的一家老小和一頭牛犢擠在一個屋子裡睡覺。半夜牛犢子哞哞叫要吃草,還刷刷地屋裡撒著尿。這就是大明農民的現狀。袁應泰知道,但他無力改變,他現在一門心思地搞水利工程。

水利科學到明朝已經有很深的研究了,方法很多:河流比農田高的時候,開渠引流;河流比農田低而且流速湍急的時候,利用水力本身轉動龍骨車、筒車等提水入田;河流比農田低而且流速緩慢的時候,則用人力、風力或畜力車水提灌;河流和農田有澗壑阻隔時,則設渡槽引流。

儘管技術已經得到提高,袁應泰還是需要上萬的民夫來做工程。早春的天氣還是很冷的啊,不少民夫還要光腳踩進冰涼的河水中,在風中瑟瑟發抖地乾活。隻有晚上工錢發到手裡頭的時候,民夫才能感受到春天的溫暖。袁應泰在發錢的時候,親自監督防止小吏貪汙工錢,可以說是很好的儘到他的職責。

衡水縣的鄉親們感覺迎來了春天,他們感受到的不是自然的春天,而是政策的春天。

穿越者曾經看過一個介紹中國氣候變化的紀錄片,從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中國的寒冷天數不是均等分佈的,而是分組排列。十七世紀的冬天是最寒冷的,正好就是明末清初這個時間段。

氣溫的變化,對於種地的農民來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朱由校已經感受到冬天的過度寒冷了,不光感受到他還見到了,大運河的冰凍時間相比以往也要更長一些,這意味著南方像北方輸送物資的能力變弱了。

小冰河期的到來,會帶來大規模的洪澇災害。朱由校打算儘量的多建造水利措施來應對天災,在乾旱的地區營建水庫灌溉農田,在洪澇的地區修築河堤防止水患。

如果不這樣做會出現大的禍亂,朱由校最不喜歡的帶有迷信色彩的天人感應理論怕是要大行其道了。到時候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即使是尊貴的皇帝也保不住他的頭顱。

政策的春天也是不容易的,惡劣的氣候是皇帝的敵人,**的官僚是皇帝的敵人,虎視眈眈的滿洲韃子更是皇帝的敵人。

遼陽出現了奇異的自然現象,熊廷弼冇有時間去擔憂,他隻會儘可能的做好防衛。熊廷弼把浙兵也就是戚家軍的後代,部署在奉集堡。

奉集堡和遼陽、瀋陽二城是一個整體。奉集堡在瀋陽的東南方四十裡遠,是瀋陽的犄角,不守奉集堡則瀋陽孤。由童仲揆和陳策為總兵,戚繼光的侄子戚金領兵兩萬駐守奉集堡。浙兵擅長使用火器,熊廷弼把所有的魯密銃調給奉集堡,皇上提供的大量火藥也彙集於此地。

熊廷弼自己和賀世賢帶兵兩萬五千人駐守在瀋陽,其中有緊急訓練出的八千騎兵,他料定八旗軍會先攻打瀋陽,在瀋陽他就在戰場上有更多的選擇,可以支援奉集堡和遼陽。

遼陽由張銓帶兵三萬來駐守,熊總督的要求就是死守,冇有命令不得出城與韃子野戰。孫元化從京城帶來的二十門紅夷大炮很好用,瀋陽城和遼陽城各佈置十門做迎敵準備。其他邊緣地區,也分彆派兵把守。在前線總計有十三萬部隊,剩下的三萬士卒在後方鎮守。

孫元化是十一月中旬派到遼東前線來的,是火器方麵的記住專家。

就如徐光啟所言,孫元化的確是個軍工奇才,他深入地研究大炮的效能,對大炮的仰角與射程的關係進行精確計算,總結出了一些科學規律,並把角度與彈程的函數關係製作成表格供炮彈手使用。僅僅轉動仰角還不行,孫元化又設計出了一種可以靈活轉動的支架,隻要平麵旋轉炮身,再與仰角合作,就可以在前方形成一扇形平麵。

不僅是製造火器,孫元化對製作精準的軍用地圖和建築堅固實用的堡壘炮台也很有把握。他仔細地勘察過遼東前線的地形,先修築了瀋陽炮台。

在正月初,孫元化為遼東總督熊廷弼等文武官員們展示大炮的使用。為了檢驗效果,孫元化在瀋陽城的炮台上做了一台活動支架,大炮也被穩穩地安裝在支架上。

在火炮的覆蓋麵積裡,瀋陽城外設置了三個顯眼的靶子。孫元化連續點火開炮,隻聽得雷聲震耳,大家都見到靶子被轟成碎片,對火炮的威力和精準表示震撼。

現在,麵對同僚們疑惑的眼光,孫元化熟練地操縱著手柄,驕傲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按表格轉動手柄,覆蓋麵積就會增加好多倍。”

“射程遠、覆蓋麵積大固然好,可城牆那麼長,十一門大炮怎麼佈置才能發揮更大的效力呢?”熊廷弼疑惑地問道。

“已經計算好了。”孫元化拿出一張地圖掛在牆上。這張地圖上畫著瀋陽周邊的地理形勢,與傳統軍用地圖不一樣的是,上麵橫豎方向都畫著很多等距離的線條。

“這是什麼圖?怎麼有那麼多的細線條、小方塊。”熊廷弼再次提出了疑問。

“這是炮彈的覆蓋網絡圖。敵方隻要進入網絡圖內,發出的炮彈就一定落點在圖中。至於網絡圖外的盲點部分,我們可加強弓箭等其他輔助辦法。”

眾人聽此建議都是拍手叫好,然後按照遼東總督的命令,該練兵的練兵,該修繕城池的修繕城池,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務。

在熊廷弼的指揮下,遼東的大明士卒在天啟元年的春天積極的備戰。

然後,八旗鐵騎打過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