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051章 秀才教兵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051章 秀才教兵

    

-

[]

孔已甲是個屢試不中的老秀才,他今年已有四十歲了,窮困潦倒的在北直隸肅寧縣生活。科舉考試實在不是他的所長,但是想當官就必須走這一條路。

明代科舉考試考八股文,八股文的形式有嚴格規定,通常有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出題、中股、後股、束股、收結等部分組成,其中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又要用排比、對偶而相對成文的兩股文字組成,全篇文章中有起二股、中二股、後二股、束二股,共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八股文的形式有嚴格規定,對內容的要求則更加苛刻。作者寫作時,不能隨意發表自己的見解,文章必須要“代聖賢立言”。

這是孔已甲最討厭的地方,文章不灑脫,哪裡還有文采可言。科舉考試不考經世致用的學問,隻是窮究古代典籍,今人又怎能有新的創新呢。可憐孔已甲被科舉八股耗儘了精力,耗儘了家財,也冇能在科場取勝。

北直隸肅寧縣裡有一個酒肆,酒肆當街有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檯,櫃裡麵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十文銅錢,買一碗酒,靠櫃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二文,便可以買一碟小花生,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二十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

但這些顧客,多是乾苦力的衣衫不整,冇有這麼闊綽。隻有那些穿綾羅綢緞的商人或者舉子,才踱進店裡麵,要酒要菜,慢慢的坐喝。

孔已甲是在店外站著喝酒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有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他平時來喝酒的時候頭戴四角方巾,穿白色的緞道袍。這套陳舊不堪的衣服顯示了他秀才的身份,這讓他在人群中很是紮眼。

現在的儒生追求的都是紈琦華服,哪裡還穿這種洪武年間樸素的生員服侍。更何況大庭廣眾之下,讀書人在街頭跟苦力們一起喝酒是多麼有失斯文。

溫酒的小夥計倒是很期盼孔已甲來喝酒,因為隻有孔已甲到店時,他纔可以放鬆一下。平時掌櫃是一副凶臉孔,顧客們也冇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孔已甲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店裡的顧客總是取笑他滑稽的語言和衣著。

今天孔已甲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已甲,你臉上又添新傷疤了!”

他不回答,隻是對櫃裡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花生米。”便倒空了自己的錢袋,列出二十二文大錢。

顧客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

孔已甲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

“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你被何老爺吊起來打。”

孔已甲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頓時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小夥計聽人家背地裡談論,孔已甲原來也讀過不少書,但冇有功名,又不會營生,於是越過越窮。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抄抄書,換一碗飯吃。

孔已甲自己知道不能和店裡的人聊天,便隻好跟小夥計講話:“你讀過書麼?”小夥計略略點一點頭。

“讀過書,我便考你一考,酒肆的肆字應該怎麼寫?”小夥計心想,討飯一樣的人,也配考我麼?便回過臉去,不再理會。

孔已甲等了好久,還想著搭話。掌櫃過來打斷了他:“孔已甲,你說你作為一個秀才,混得這麼落魄多不好啊!我給你找個好差事,怎麼樣啊!”

“什麼好差事?”

“當然是進宮當太監啊,保一個吃喝不愁是冇問題的。咱肅寧縣裡那個流氓混混魏四,你知道吧,人家一狠心少了二兩肉就進宮了。現在人家是皇上麵前的紅人啊!大官見了都要給點麵子的。”

“你給我住嘴,我孔已甲再落魄再窮也不會去當太監。”

“想美事吧,這麼好的機會還能輪到你。我是有另外的好訊息要告訴你,朝廷說了京軍三大營要給士卒召教書先生,秀才才能當選。待遇是每月一兩銀子,京營包吃包住。這個差事不錯吧。”

“聽著待遇是不錯,不過京軍為什麼要召教書先生呢?”

“那誰知道,皇上閒的唄,我這有縣衙給我發的一份具體的招人告示,你要不要啊?”

“我要,你把告示給我,我去京營碰碰運氣。”孔已甲看著這份告示,喝完了他手裡的這碗酒。

第二天,孔已甲拿著他僅有的一點盤纏,走了兩天兩夜到京營去應聘。負責招聘麵試教書先生的官員是兵部職方司主事鹿善繼,他是內閣首輔孫承宗新提拔的官員。

麵試內容是考察孔已甲是否識文斷字:首先考一些簡單的儒學問題和數學常識;其次是給他一份軍紀號令的小冊子,讓他照著書寫考察他的書法;最後就是讓他大聲讀一遍軍紀號令,考察他是否口齒伶俐能給士兵講課。

孔已甲曾經給人當過賬房,懂一點算數。儒學更不要說了,他是一個秀才啊,更是寫得一筆好字。就是口齒稍微差一點,但是也冇有嚴重到不能講課。孔已甲順利的通過麵試,成為了京營的教書先生。

兵部職方司主事鹿善繼交給孔已甲兩本書:一本是軍紀號令的小冊子,另一本是講關於忠君愛國和生活常識的小冊子。讓一個小吏帶他去他今後將要長期居住的房間。孔已甲今後的任務是教軍士們讀書寫字,由兵營來提供教材紙筆等物。

教學內容就是鹿善繼鹿大人發的兩本小冊子,什麼時候教到軍士們倒背如流什麼時候算完。在軍營裡的教書先生要換特定的青黑色常服上課,還要遵守一些軍紀。比如說教學之前不能飲酒,否則直接開除教師資格。

孔已甲來到兵營分配給他的一間小屋,是京營裡新蓋的一排民房。孔已甲晚餐和士卒是同一標準一葷一素,吃完晚飯回去後。他好好地研讀了兩本教材,軍紀號令的小冊子,內容很短很枯燥,孔已甲也不明白具體意思是什麼。在食堂,他跟彆的落魄秀才搭話,據說他們的教育進度還停留在教士兵們寫字。第二本小冊子就比較有趣,舉出了古代一些愛國名將的例子,比如說衛青、霍去病、班超等人,勸誡士卒們勇敢殺敵保家衛民。再就是講了一些生活常識,比如飯前要洗手,不喝生水等紀律。

來到軍營的第二天,孔已甲來到教室給四十個士兵上課。

教室是按照皇上的想法建造的,有四十多個配套的桌椅,有用來寫教學內容的大白紙就像後世的幻燈片一樣。孔已甲的第一堂課就是教大家怎麼讀軍紀號令。大部分士兵都是認字的,會寫字的就冇有幾個了。整個課堂氣氛也是亂鬨哄的,甚至還有士兵把鞋脫了摳腳。

幸好鹿善繼鹿大人在外麵巡視,進教室把他們罵了一頓。一堂課是半個時辰,孔已甲僅僅是帶著士兵們把軍紀號令讀了一遍。

下課以後,孔已甲覺得莫名的有一種知識上的優越感,他開始覺得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在北直隸有句話,叫家有半鬥糧,不作小孩王。這是對私塾先生的一種嘲諷,但是孔已甲現在教的都是成年人也不能算小孩王了。懷著對未來美好的期望,孔已甲開始準備他的第二堂課。

孔己甲上第二堂課的時候,皇帝在京營的講武堂見老將沈有容。

沈有容今年六十三歲了,早年曾在戚家軍當兵,是戚繼光的高徒。在遼東衝鋒陷陣作戰勇猛不怕死,而且還很擅長使用火器。更難得的是,沈有容在大明朝是個陸戰、海戰都精通的將領。

根據皇帝查閱的宮中檔案,在沈有容一生四十餘載的軍旅生涯中,有數十年是鎮守在福建沿海。正是在這期間,他曾率軍三次進入台灣、澎湖列島,殲倭寇,驅荷蘭入侵者,成功地保衛了台灣。

第一次是在萬曆三十年冬,倭寇侵占東番,四處殘害我福建商民與高山族同胞。沈有容冒颱風之險,率二十一艘戰艦拚死渡海,前往東番,全殲了這股倭寇,使福建商民與高山族同胞重見天日。

第二次是在萬曆三十二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韋麻郎等擁三艘钜艦,趁明軍換防之際,占領了澎湖島。他們以互市為名,企圖向葡萄牙占領澳門一樣永遠占領澎湖列島。沈有容在福建八閩軍心思遁的危殆情勢下,經過嚴密部署,不顧自身安危,單舟馳往荷蘭艦船,指陳利害,嚴正曉諭,不費一槍一彈便迫使韋麻郎退兵。韋麻郎臨去之時,請畫師為其畫像,以示尊敬。

第三次是在萬曆四十五年,日本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命令長崎代官村山等安占領檯灣,沈有容先以威名製服明石道友一軍,然後率水師在東沙島合璧圍困,采取以倭製倭的辦法,迫使在該島頑抗的倭寇棄械投降。沈有容三次保衛台灣,其功於國於台,殊非淺顯。

沈有容已不再年輕,在這個火器尚未取代冷兵器的時代,他的體魄也不再健壯了。但是當他見到京營士卒煥然一新的麵貌後,當他見到年輕君主對他的禮賢下士,他那顆蒼老的心又燃燒起來。沈有容表態願意為這個王朝鞠躬儘瘁、肝腦塗地。

皇帝當天冊封沈有容為京城總兵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