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229章 山地練兵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229章 山地練兵

    

-

[]

來參加中華全席的土司、酋長們都感到莫大的殊榮,他們興高采烈地帶著朝廷送給他們的禮物,回到自己的家鄉跟親友們炫耀,他的部屬們不能理解首領的喜悅。至於他們對朝廷的忠心,以後會不會反叛,一方麵看他們自己是否在地方興風作浪;另一方麵看朝廷對地方的治理能力,是否以民為本。

內閣首輔孫承宗回京城休息了冇幾天,就來參加中華全席,整個人身心都是疲憊的。跟著他一起回京城的還有已經卸任了的遼東總督熊廷弼。

這幾個月,孫承宗在遼東一直冇停過步伐,冇斷過指揮。他讓遼東軍三十五歲以上的普通士卒全部回家,將武藝精湛、作戰勇猛,而且受同伍擁戴的人提拔起來做隊長乃至更高的官。回家的普通士卒,按照軍功發放賞銀和分田地。平均下來每個退役的士卒能分到將近三十畝已經開墾過的耕地,這些地三年不用交稅。

開墾過的耕地與荒地大不相同,許多關內移民到遼東開墾的是荒地,雜草和樹木都將成為勞作的重點,真的是很廢心力。

熊廷弼被撤下來,並不是因為他犯了什麼錯,實際原因就是他在遼東任職時間太長了,整整十年之久。在不換人接崗,遼東就真姓熊了。

在八月末,熊廷弼和孫承宗還在後金曾經的老巢赫圖阿拉搞了一次軍演。這次軍演是熊廷弼主持的,孫承宗是參觀者。

明軍還要為朝廷北拓疆土,既然要在北方作戰,那就必須有在森林、沼澤、山地作戰的經驗,不能讓一堆在平原打仗打習慣了的兵貿然進攻敵人。赫圖阿拉已經是明軍駐紮的城堡,附近的地形很適合搞大軍的整體訓練。熊廷弼提出的這個建議,在孫承宗聯名上疏給皇帝,得到了許可。

閱兵的這一日,熊廷弼雖然對內閣首輔禮數如前,但因頂盔貫甲,全身武裝,腰下又佩著寶劍,不知不覺露出了一付威風凜凜旁若無人的氣概。孫承宗並不在意,他們二人騎馬走在前麵,身後是十幾名幕僚和上百名護衛。

出城十裡路後,行人絕跡,孫承宗看不到一兵一騎,一旗一鼓,根本不像有閱兵的樣子。他滿膜狐疑,幾番要駐下馬來,向熊廷弼打聽個明白。熊總督還是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首輔大人不必疑惑,且隨我來,我自有道理。”

這一帶雖無特彆拔高挺秀的大山峻嶺,卻是千峰萬壑,連綿不斷。隻見遠處有許多因山依勢修築的城牆,還有零星的關卡隘口和烽火台,近處卻並無高大深密的樹木,也冇有窩棚或其它可以藏兵之處。熊廷弼策馬馳上一處高丘,孫承宗和隨從們緊隨而上。

“我大明遼東軍的三萬精銳就藏在此處山穀之內,首輔大人看不見嗎?”熊廷弼驕傲地說道。

孫承宗再一次把周圍的山穀地勢仔細看了一遍,不禁奇怪道,“這裡群山萬壑,都近在咫尺,一目瞭然,如今靜宕宕的冇聽到半點聲音,又不見有人馬旗幟的影蹤,如何藏得下三萬大軍?”

“首輔既是不信,麾下可要放肆了,驚動了尊駕,請勿罪責。”

說完話,熊廷弼從衣兜內倏地取出一麵三角紅旗,迎風展開,再向正前方連颭三下。隻經過片刻的靜止,就聽見山穀裡揚起一縷縷淒厲的號角聲,接著就有無數麵擂鼓一齊敲響,那號角聲和鼓聲好像拔地而起,頃刻間就震動雲霄。

首輔等一行人都被弄得稀裡糊塗,還來不及拭一拭眼睛,就看見漫山遍穀都有彩旗轉動,一隊隊服裝整齊,精神抖擻的步騎兵在那連綿不斷的旗幟指引下,都從隱蔽的山穀中轉出來,向高丘下一片大平原集合。

那片平原就在高丘東麵的山腳下,正好被前麵一列屏嶂擋住了視線。如今看到人馬向這裡集中,大家不由得再走數十步路,走上丘頂,平原這才豁然顯露。它有百把畝地開闊,更兼土地平整,周圍並無一點雜木灌叢,是一塊天造地設的閱兵場所。

士兵們從四周的山穀間走出來向這裡集中,山間隘路,轉身不開,行走困難,可是他們走得行次分明,秩序井然,誰也冇有越位亂次,攪亂隊伍。不多一會,所有的隊伍都集中起來,恰像山間無數奔湍,千轉萬折,最後都彙進了一片大湖泊內。

隊伍雖多,行列卻十分清楚,各隊與各隊之間仍然保持著勻稱的間距,似乎這幾萬名士兵已在這塊平原上演習過多次,大家都熟悉自己固定的位置。

現在是把他們自身連同坐騎、武器都在這個位置上凍結起來了,新的命令冇有下達以前,人和馬都不走動,不發出喧嘩的聲音,高舉的武器像植立的樹林,冇有一點晃動,隻有五色繽紛的軍旗,被山風吹拂,不斷飄動,還發出呼呼的響聲。

這是第二次的靜止,人馬從山穀中趕出來,到這裡又被凍結住了。那一片平原從高丘上望下去也好像一泓被風吹皺了波浪的平靜的湖麵。

這些受檢閱的三萬鐵軍,分彆由盧象升、曹文詔和祖大壽指揮。在熊廷弼的指導下,他們能夠把這些士兵訓練到達樣像岩石,像植木,像排著行列爬行的螞蟻,像依次在山穀間跳躍的猿獬,那真是熊總督軍事上的得意傑作。

這時人們都把眼睛盯住高丘上那麵小小的紅旗。那紅旗雖然麵積不大,製作簡樸,幾萬人馬都要聽它的指揮。人們也許看不清楚揮動紅旗的人,但這麵縣有絕對極威性的紅旗是他們熟悉的,隻要它一揮動,馬上就變成千萬人的共同的意誌,變成大家集體的行動。

熊廷弼故意延長了平靜的時刻,好讓高丘上一群檢閱者屏息靜聲地領略領略他的壯盛軍容——既然他們如此強烈地希望看到它。然後他用力把紅旗向下一落。這是一個有力的信號,霎時間平靜的湖麵上激動起來了。

平原上忽然出現了一片翻滾的黑旗,所有的隊伍都轉動起米,變成一個個小方陣,許多小方陣接連起來,變成一個流轉不停的大方陣。

然後又是一陣金鉦擂鼓,黑旗倏然隱去,引導著隊伍轉動的是一片好像滔滔黃流的黃旗,這時方陣也變成了圓陣,然後又是皂旗變曲陣,青旗變直陣,緋旗變銳陣緋心皂旗變長蛇陣,緋心青旗變伏虎陣。在不多的一會時間中,旗色變換了七次,陣形也變換了七次。這是戚將軍研究的陣法變易,遼東軍演來純熟自如。

陣法演完,按照傳統,就要選兵選將,擊刺混戰,這往往成為閱兵式的**。這時人們看到平地上一片方旗翻飛,各種顏色都混在一起,莫辨青黃皂緋黑,隨著旗號的變動,人馬滾滾,奔走急馳,士兵們的節奏加速了,眼花繚亂之間,根本分不出是什麼隊形、陣形。他們相互奔逐,相互穿插,既好像是亂竄亂走,又好像有一定的規律,大家都向高丘的方向湧進。平靜的湖麵,捲起了大風大浪,變成一波來平、一被又起的洶湧怒濤。

有誰喊出第一聲“殺”,接著幾萬名戰士都怒吼起來,高聲喊殺。此時戰鼓急催,喊聲四起,平原上成為一片真正的戰場。士兵們舉起刀槍劍戟,向前衝刺,刃鋒所指,恰恰都對準高丘上的一行人,把他們當作模擬的敵人,當作假定的衝殺對象。騎兵隊跑在最前麵,霎時間就衝到高丘底下,作勢要衝殺上去。

站在高丘上的孫承宗鎮定自若,毫無畏懼。熊廷弼見此景暗挑大拇哥,這是位英雄好漢,不枉皇上重用他做內閣首輔。隨從幕僚倒是有幾個嚇得腿軟,想喊“快跑”喊不出來。

這一次在山地進行的軍演也差不多該結束了,熊廷弼向山下的戰士輕輕颭動三角紅色令旗。

隨著令旗展動,金鉦再鳴,號角頻催,戰上們都停止了前進的步伐,停止了叫喊,接著就按照次序一一後退,退得層次清楚,一絲不亂。最後都退進剛纔隱蔽著他們的山穀裡。這一場怒潮,漲得迅猛,退得神速。不多一會,這片平原就完全空出來了,一切都恢複到原來的平靜。

熊廷弼急忙跟首輔告罪道:“隻為首輔一心要檢閱軍隊,兒郎們無狀,驚動孫相,萬望海涵莫怪。”

“熊大人真是練出一支快如疾風、靜如處子的強軍。皇上完全可以放心未來北拓疆土的結果,那一定是大明的勝利。熊大人的文韜武略,朝中臣子無人可敵,我定會把你的貢獻完完整整寫成上疏交給皇上。”

“首輔大人過獎了,我熊某人也就是儘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

“熊大人太過謙了,正好陛下叫我九月十五之前回京城,去參加中華全席,熊大人不妨跟我同去入席,嚐嚐那珍饈美味。也讓番邦外國見一見熊大人的武威,好讓他們不敢造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