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226章 東北屯田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226章 東北屯田

    

-

[]

領房人牛義被皇帝說服了,赦免範永鬥家主死罪的恩賜實在是太重了。

牛義答應下來以後,即刻被皇帝派遣到蒙古草原幫助滿桂將軍設置驛道,滿桂在從京城出發之前,得到了皇帝的單獨召見。朱由校是這麼跟滿將軍說的:

“蒙古人在草原上就像是分散的雲彩,當他們聚集到一起的時候,那就會引發狂風暴雨。滿桂,你此次設置驛站鋪驛道一定要考慮如何分割蒙古人的部落,讓他們聚不到一起,自然也就不敢生事了。”

“陛下,末將明白,一定完成任務。”

滿桂帶著三萬京營大軍出張家口,前往草原深處。

正在滿桂出發的路上,孫承宗和熊廷弼正在如火如荼地重新規劃遼東屯田。

明朝的遼東鎮實行井字屯田法,它以九百頃為一屯,將九百頃按井字分成九分:其中八分為耕種之地;另一份,即中央一份為各佃人居住地方,修建城堡,或居室,或貯糧倉。

開荒田時,朝廷因地製宜發放種子,以及必需的耕牛和農具。這樣的井字格能容納兩千四百人。這是大明朝早期的做法。

萬曆後期由於邊防日壞,耕種受到乾擾。從萬曆三十六年開始,在熊廷弼主持遼東時,又采取了新的方法,即沿著長城防禦線,按路程遠近距離,地形險易,二、三十裡置一城堡,分堡寨居住屯種,置大屯設城,作為屯田的防禦措施;並在城外深壕三道,壕牆多種榆茨,糾結纏護,隻留一門出入,一遇傳烽,在田中的農人收拾農具、牛具入城,拿起弓箭、火銃,等待敵人戰鬥。

由於城堅門小,雖數千敵騎短時間也不會攻破,鄰堡聞警也很快趕來救援。現在長城沿線或分佈於各地的城堡,就是作軍屯用的。

遼東鎮開屯麵積大致是北至開原,東到鴨綠江邊,南到海邊,西到山海關。鼎盛時期,都是開發好的熟田。

從製度上,明朝在遼東開荒田的經驗已經很豐富了。但是人事上的**仍然會嚴重阻隔屯田的有效落實。熊廷弼已經完成了清丈田畝,孫承宗要再次徹查一遍。

在遼東駐紮的明軍,有一部分年老體衰的要按軍功分田地給他們。同時,皇帝從山東、北直隸、山西、河南四個省移民到遼東,讓他們在此地落葉生根,安家樂業。

這項事業的前期投入巨大,農民在此地墾荒十年,不收稅糧,不服勞役。他們隻需要償還朝廷發給的種子糧和耕牛等物資的價錢。為了防止勢豪大族圈地,每個新移民分地十畝。不允許豪強多吃多占,如有發現,要處死。

孫承宗也去遼東的鐵廠、鹽場視察,準備把這些產業都收為國有。

遼東的鐵礦資源很豐富。冶鐵爐一般都設置在礦區附近。同時也回收冶煉廢鐵。生產的是兵器和農具。兵器是供應邊防軍用的,農具是供應屯田用的。

當時炒鐵的人員叫炒軍,是終身職業。生活用具除供應本地軍民使用外,也拿到馬市和蒙古、女真部落做生意,買賣鐵鍋、犁、鏵等,但禁止交易武器。商品最遠可以到達黑龍江流域的奴兒乾都司。

全遼東每年繳納的鐵量,就有四十二萬一百五十斤。

將鐵廠和鹽場收為國有之後,孫承宗在熊廷弼的指引下,又圈了一塊地作為馬場,為朝廷培育健壯的軍馬。

遼東的森林很多,有不少百姓盜采木頭,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這也是不被皇帝允許的。具體怎麼防止這種現象出現,孫承宗還要多與當地軍民多商榷。

要乾這麼多的事情,皇帝授予了孫承宗巨大的權限。

明軍未來還要沿著鬆花江、黑龍江繼續北上,繼續屯田。但目前有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東北的氣溫太低了,非常影響糧食產量。

皇帝為此派了精通農業的袁文新來到遼東,以及數理院的學者也隨行同往。朱由校點出一條路線,那就是發展大豆、玉米和地瓜。第一批進入遼東的百姓將有十萬人,這就是他們要迎接的第一個挑戰。

但挑戰並不隻有這一個,北部的建州女真並冇有向大明朝投降,他們在擊退明軍之後,總會繼續開拓北方,在那裡尋找新的家園,這段旅途極為艱難。

皇太極的遺孀大玉兒跟隨著阿濟格、多爾袞,一路向北方的森林行進。

盛夏的一天,大玉兒坐在屋子裡,凳子上鋪的是已經被磨得脫了毛的麅皮褥子,那些濃密的絨毛都隨風而逝了,留下的是歲月的累累瘢痕。她安靜地往窗外看去。

雨下得很大。在此之前,連續半個多月,太陽每天早晨都是紅著臉出來,晚上黃著臉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雲彩都不披。熾熱的陽光把河水給舔瘦了,向陽上坡的草也被曬得彎了腰。

不多時,多爾袞披著大衣,甩了甩身上的雨滴,進了大玉兒的屋門。

是的,在皇太極死後不久的日子裡,年輕冇有子嗣的大玉兒成了多爾袞的女人。

大玉兒很想念住在赫圖阿拉的舒適日子。她不願意伴著星星度過黑夜,她想住在密實的屋子裡;飼養的馴鹿掛著的鹿鈴聲像流水一樣,但她寧可耳聾,也不想聽到這樣的聲音;她習慣於每天走在城鎮平坦的小路上,她的腿腳不習慣坑坑窪窪的山路,常常因此疲軟得再也負載不起自己的身軀,成為一個癱子。

多爾袞今日獵到了一頭黑熊。為了能獲取上好的熊膽,他用一根樺木杆挑釁熊,再用弓箭和長矛殺死它。熊發怒的時候,膽汁旺盛,熊膽就會飽滿。

建州屬於多爾袞的部族聚集在一起吃熊肉。他們崇拜熊,所以吃它的時候要像烏鴉一樣“呀呀呀”地叫上一刻,想讓熊的魂靈知道,不是人要吃它們的肉,而是烏鴉吃的。這是建州的風俗。

八旗的人口冇有增長。很多出生在冬季的孩子,常由於嚴寒致病而夭折。有的胎兒降生後,屋子的取暖不行,甚至寒風都能吹進屋子裡,隻一聲風嘯,胎兒就無聲無息了。此後所有懷孕的女真孕婦眼中,寒風就好像能伸出吃人的舌頭,盯著她們的孩子。

醫學也大規模地後退,漢人大夫趁著女真部族北逃,都投降明軍了。建州的薩滿又開始回來扮演醫生的角色。

薩滿是男人,但平素穿著就像女人一樣。他跳神的時候,胸脯也被墊高了。

大玉兒見到的薩滿長得很胖,但他擊打著神鼓旋轉起來是那麼的輕盈。他一邊舞蹈一邊歌唱著,尋找著病人的靈魂。至於病人的靈魂最終到底能不能回來,那就是個概率問題了。

滿洲為居住新建的房子非常簡易,砍上二三十根的落葉鬆杆,鋸成兩人高的樣子,剝了皮,將一頭削尖了,讓尖頭朝向天空,彙集在一起;鬆木杆的另一端則貼著地,均勻地散佈開來,好像無數條跳舞的腿,形成一個大圓圈,外麵苫上擋風禦寒的圍子。圍子可以是獸皮,也可以用帆布和毛氈。

身為掌權人多爾袞的女人,自然是不必住這麼簡陋的住所。但住宿條件也好不到哪去。

大玉兒平時是參與勞動的,她要做熟皮子、燻肉乾,做樺皮簍和樺皮船,縫製麅皮靴子和手套,烙餅,做鞍橋等等。

深夜,夏日的風中常有貓頭鷹的叫聲和蛙鳴。大玉兒還能聽到睡在身邊的多爾袞的喘息聲。

東北的河流資源比較豐富,它們有的狹長,有的寬闊;有的彎曲,有的平直;有的水流急促,有的則風平浪靜。反正是不缺水。

大玉兒還記得去年阿濟格在冬天組織滿人捕魚,他們鑿開冰眼,手持一根魚叉守候在旁邊。

那些久久避著冰層下的大魚以為春天又回來了,就搖頭擺尾地衝著透出天光的冰眼遊去。負責捕魚的人,一看見冰眼旋起了水渦,就眼疾手快地拋出魚叉,很快就戳上來一條有一條的魚。

捕完魚,滿洲人會燃起篝火,吃烤魚。將大魚砍成段,撒上鹽,用樺樹枝穿上,放到篝火裡旋轉著。很快,烤魚的香味就飄散出來,大家一起興奮地品嚐。

阿濟格的身體比多爾袞強壯得多,他拉弓揮劍的手出奇的大,他若是將雙手攤開放在膝蓋上,那膝蓋就像被粗壯而綿長的樹根給覆蓋和纏繞住了。阿濟格的力氣很大,能徒手摺斷鬆木,省卻了用斧子去砍。

大玉兒有時候會注意到,多爾袞不在的時候,阿濟格會直勾勾地盯著她,這讓她感到很恐慌。

雖然大玉兒不喜歡,但除了馬匹以外,馴鹿成為了滿人最重要的財產。

馴鹿性情溫順而富有耐力,它們雖然個頭大,但非常靈活。負載著很重的東西穿山林、越沼澤。它渾身是寶,皮毛可以禦寒,茸角、鹿筋、鹿鞭、鹿心血、鹿胎都可以作為藥材出售,換來生活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