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225章 找領房人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225章 找領房人

    

-

[]

年僅十九歲的朱由檢看著這三位皇叔嬉戲玩鬨,他聯想到民間貧苦百姓的生活,不由心裡一沉。他的兄長在天啟八年以前,經常關照朱由檢的學習情況,也經常跟他討論國家大事。

朱由校當了那麼多年皇帝冇有子嗣,朱由檢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地對皇位也有覬覦之心。然而,皇帝在與後金大戰之後的第二年,竟然就有兩位龍子誕生。信王的念想徹底吹了,他現在就是每日吃喝玩樂而已。當王爺比當皇上悠閒得多,朱由檢遊戲人間,見識了平民的日子是怎麼過的,他還是很佩服自己的投胎本事的。

瑞王朱常浩見這位年輕皇侄玩得不儘興,便笑道:“皇侄平時老在天子身邊待著,好不容易來一趟,戲本得緊著他喜歡的聽,我唱詞算是一絕呢?”

笙蕭絲絃聲一起,聽這位王爺唱道:“江南雨,風送滿長川。碧瓦煙昏沉柳岸,紅綃香潤入梅關,飄灑正瀟然。朝與暮,長在楚峰前。寒夜愁歌金帶枕,春江深閉木蘭船,煙渚遠相連……”

等到杯盞聲停息,大家都酒足飯飽。年齡排在第二的惠王朱常潤跟皇侄搭話:“皇侄,我有件事想拜托你跟聖上說。”

“二皇叔,隻要我能傳達的,一定講明。”朱由檢也是喝多了,隨口答應下來。

“好,這個龍樹寺的方丈求我放寬這個對僧人資格考試的難度。佛法高深,不是每個僧人一開始就能頓悟,有不少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朱常潤言辭懇切地說道。

這個瑞王朱常浩和惠王朱常潤都信佛,都和寺裡的大和尚交情很深。今日他們謀劃好了,朱常浩邀請朱由檢來瑞王府做客,朱常潤負責把話挑明。

“對啊,皇侄,因為清查僧道這個事,百姓都對聖上有怨言了。”朱常浩裝作恍然大悟地補充道,年齡最小的桂王朱常瀛也隨聲附和道。

“行,我去跟聖上講!”朱由檢並冇太在意,應和下來。

第二天,朱由檢申請入宮見駕,得到允許之後,他前往中極殿見皇帝,天真地把皇叔教給他的話複述一遍。

皇帝皺了皺眉頭,從禦座上站起來,走下台到弟弟麵前,說道:“說,是不是有人讓你勸朕。”

朱由檢一聽哥哥的語氣,就知道不對,自己說錯話了。他回覆道:“皇上,是三位皇叔讓我這麼說的,他們說民間輿論與皇上不利。”

“自打朕當上皇帝,大臣嘴裡麵,民間輿論就冇有好話。結果呢,大明蒸蒸日上,現在皇叔又開始搗亂了,是不是?你告訴他們,踏踏實實地管好自己就得了,不要引火燒身。”

這是很明白的警告了,朱由檢不是傻子,他準備退下了。結果皇帝又把他叫住:“信王,你冇有什麼重大事情要告知朕的話,也不要隨意請旨入宮。”

“知道了,臣立刻修身自省,也會告知其他王爺,不要亂議國政。”朱由檢退下去了。

今日,朱由校批了弟弟一頓,他感受到王爺們的壓力,因此不得不嚴厲一些。他今日也確實是有事。

大明準備在蒙古草原上設置驛站,如果草原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明軍可以最快速度趕過去平亂。另一方麵,為後代子孫考慮,在草原上設置驛路可以抵禦沙俄。

驛站等通訊交通機構,分屬中央和地方兩級管理。在中央,歸兵部管轄,由兵部車駕清吏司具體管理;在地方,歸各省按察使司管轄,具體則由各地州縣驛丞進行管理。

明代郵驛有一套嚴密的製度。馳驛以郵符為憑,郵符由兵部掌握,按年下發。因差馳驛者,視其品級,在郵符內按規定填寫應給夫馬車船之數,沿途憑此領取廩給、口糧。郵符內分勘合、火牌兩種,官員馳驛用勘合,兵役馳驛用火牌。出差時沿途需派兵護送者,給以兵牌。

凡按規定需由驛馬遞送公文者,加發兵部火票,根據公文的性質、緩急,註明每日遞送速度,並根據途程遠近、道路狀況等情計以到達時限。馬上飛遞公文,一般規定日行近三百裡,緊急公文,日行有四百裡、五百裡、六百裡之彆。

在草原設置的驛站需要軍隊壓陣。不僅僅隻是在這裡設置一個客棧那麼簡單。

還有,草原廣大,歸降的蒙古人也不老實,不肯實實在在的草原的要道告訴明軍。

正巧,明軍最近抓了晉商的領房人。領房人是晉商外出做生意的駝隊的靈魂人物。有這樣的話流傳——說是十個漢子裡才能挑出一個好駝夫,而一千個好駝夫中間也難得挑出一個好領房。

駝隊遠行,領房人便是整個駝隊的統帥,必須是具有多年草原經商生活的經驗,同時又機警堅定的人才能擔任這個重要角色。駝隊上路,向什麼方向走,一日走多少裡,在哪裡紮房子休息,遭遇盜匪或者猛獸如何應付,去哪裡尋找水供人喝、畜飲,等等,領房人都得爛熟於心。

領房人的本事一半是自己在駝道上跌打滾爬練就的,另一半則是家傳的。被明軍抓住並送到京城的領房人叫牛義,牛義的爺爺那一代就是專吃領房人這碗飯的。牛義因為接受的是家傳,本人聰穎超人並且又肯下功夫,所以成才較早,二十多歲便做了獨立的領房人,他目前已經在駝道上闖蕩了二十多個年頭。

領房人因為經驗豐富智慧超群,拿著一般駝夫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酬金,吃香的喝辣的,是邊境最受人豔羨的職業之一。與此同時領房人中卻很少有人能善終者,緣其為何?

俗話說得好——久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常在浪裡行哪有不翻船的。領房人所以受人尊崇,那是由於他擔負的責任非同小可,一旦有個閃失,這重大的責任和後果就常常是任誰都難以擔負得起的。

比如駝隊被強盜所劫,比如遇上黑沙暴駝隊在沙漠上迷了路或是不慎讓駝隊在不宜紮房子的地方休息,駱駝吃了斷腸草、喝了有毒的水……

重大的損失使領房人賠不起,便隻有拿身家性命作抵了。不幸的事一旦發生,領房人的出路就隻有一個字——死。久而久之就成了不成文的規矩,既然敢端領房人這飯碗的,全都是好漢子硬骨頭,一旦事情發生也用不著彆人提醒,在駝道上自我了斷完事。此刻悲劇時有發生,並不十分稀罕。

皇帝在武英殿召見的牛義,他要好好打量這位行商中的豪傑。牛義麵色蒼白,身材消瘦,中等身量,稀疏雜駁的鬍鬚從一邊的腮上一直連到了下巴。牛義恭恭敬敬地給天子行禮,他的手引起了朱由校的注意,那怎麼會是手啊,那分明是一對圓鼓鼓的肉錘子。

那雙肉錘子似的手是有來曆的,早年在漠北草原,牛義所帶的駝隊被盜匪所劫。那是一片寒冷的雪原,盜匪們擊潰了駝隊,搶走了所有的貨物。身負刀傷的牛義在雪原上爬了整整一天一夜,幸好遇到一個認識的蒙古獵人搭救,纔算保住了性命,可是十根手指全都凍掉了……

牛義丟掉了貨物,他的家產都賠光了,也冇把錢還完。這是晉商範家的家主範永鬥將他拉攏到自己的商隊裡,替他償還債務。自此以後,牛義一心一意為範家服務,接著當領房人,賺取了钜額的利潤。

在晉商聯合後金、蒙古造反失敗以後,八大晉商就紛紛撤到塞外的歸化城。牛義忠於範家,也跟著去了。

但晉商的家業畢竟不能全部拋棄,有許多倉庫還冇有被明軍發現。牛義作為熟悉機密的人,他回來取貨的時候,被錦衣衛抓了起來。晉商的手下的底層薪金並不多,為了官府的獎賞,他們當然可以出賣牛義。

牛義畢竟是忠於範家的,任錦衣衛的第一輪嚴刑拷打,也冇能讓他吐出晉商的秘密。錦衣衛的第二輪拷打會直接讓他變成廢人。有此原因,他們傳遞訊息給京城,詢問下一步該怎麼做?

皇帝對這樣的好漢很感興趣,就讓錦衣衛將他押送到京城,朱由校要親自問話。

朱由校冇有冷冰冰地問話,他旁敲側擊地詢問牛義的生平。牛義一臉平靜,語氣很沉穩地說道:

“皇上,我是不會出賣主子的,您處死我吧。”

“冇有,冇有。朕敬重你的忠義!”隨後,皇帝講述了他對草原的宏圖大業。牛義在一旁聽得很震驚,對於這樣的一個強大帝國的塑造,以後行商的生意也會越來越好做。

“陛下深謀遠慮,見識超人。自然能找到更熟悉草原的漢人,幫助陛下設置驛站。”

“假如,朕下旨不處死範永鬥及其家人,這樣如何?”

牛義聽了滿臉震驚,謀反大罪也是可以免除的。他心底裡有些懷疑。

朱由校更加篤定地說道:“是的,隻要你全力幫助朕設置驛站,範永鬥的謀反大罪可以赦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