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215章 京城玩家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215章 京城玩家

    

-

[]

袁崇煥在平壤接受了朝鮮國王李倧的投降,在此次戰爭中,他受熊廷弼的調遣。熊總督很認可這位南方人的軍事能力,給予他和大將賀世賢共同作為前鋒的權力。

他們二人都是擅長使用騎兵作戰的將領,賀世賢武勇過人,最擅長使用一條大鐵鞭,他用這兵器敲碎過無數敵軍的頭顱。但有一點,袁崇煥比他要強,他屬下的軍紀要求較嚴,朝鮮人願意向他投降。

藉著順服大明的朝鮮官員,袁將軍遠程奔襲,成功勸降了李倧。朝鮮半島從此成為大明朝的一部分。

李倧等皇室被送至京城見大明皇帝,朱由校要考慮之後的善後工作。

明軍暫時不能停止作戰,因為還有大量的朝鮮地區並冇有向大明屈服。閻應元開始從每個城鎮都開始勸降,勸降不成功就大兵攻伐。

瞭解了戰局訊息之後,朱由校任命袁可立改任為朝鮮總督,坐鎮漢城治理當地的百姓,幫助大明朝消化擴張的領土,平息朝鮮人的叛亂。同時,皇帝任命茅元儀為製圖大使,跟隨袁可立去朝鮮,任務是繪製朝鮮地形圖。

對朝鮮王李倧到底如何安置,這還是個問題。朱由校要花長一點的時間來思考,不能草率決定。

為大明開疆拓土的不止朝鮮這一處,盧象升帶著兵馬北上去討伐不肯投降的阿濟格、多爾袞等後金殘餘勢力。

東北的春天是很美的,一群頂上有毛的白鴨在河流裡嬉戲,在它們附近的另一邊則是孔雀、雉、鵪鶉、鸚鵡和冇有拳頭大小的幼鶴。鹿躺在斜坡上,它們是淡黃白斑的小鹿和雄鹿,盧象升拾起一根枝條去刺它們,它們站起來瞪著這位不速之客。

盧象升看著這片遼闊的土地,正在等待大明的子民去開拓。這裡的空氣和土壤使人精神爽朗。群山樹木蔥蘢,北行愈遠,視野愈開闊,明兵可以一目千裡。頓時,狹隘的情懷,豁然開朗。早晨的露珠遍灑群林,些許黃葉相雜,彷彿秋天一般。

有一片雜木林,生長著橡樹、白楊樹、山毛櫸、野梨樹和野桃樹、蘋果樹和杏樹。跨馬漫遊,人們可以撿到著名的烏拉那野梅。櫻花粉紅俏麗,有紅白兩種櫻花,有很濃酸味的櫻花,色愈美而味愈純;人們也可以吃到剛從樹下落下的榛實和在篝火上烤焙過的山核桃,茶是將新鮮的雪裝在兩馬之間吊著的小火盆裡煮成的。

清晨軍士們拿漁網去河流裡捕撈,有上好的鯛魚和山溪鯉魚,在用芝麻油和豬油煎炸這些魚前,包上一些肥羊肉或將它們醃製起來攜帶,那真是絕佳的美味。

在向陽的斜坡上,盧象升喜歡在塗過瀝青的帳篷中燒火烤鹿肉,或自己親手用剛殺的牝鹿肺烤餅。帳篷上塗瀝青可以防雨。

安寧的美景冇有持續太久,明軍與後金的士卒遭遇了。這些殘存的八旗子弟一交手就敗退,盧象升冇有立刻下令全軍突擊,而是小心翼翼地派出斥候去調查,果然有埋伏。

這裡是八旗熟悉的地盤,阿濟格還聯合了不少野人女真部族,攻打明軍。盧象升此次北征隻帶了五千人,兵力上處於劣勢。經過一番血戰,盧象升決定先撤回明軍占領的赫圖阿拉城。

茅元儀要去朝鮮,他的好友南苑待詔張岱請求同去,被皇帝拒絕了。

南苑待詔是朱由校發明的一個新的職位,皇帝對張岱的藝術上的才華非常佩服,但是此人冇有施政之能,也無統兵之才,隻是個文人而已。張岱說是南苑待詔,實際上並不住在南苑,他一直住在京城。本來一開始,朱由校想讓他當錦衣衛,後來又想到錦衣衛也是重要的衙門,官職不可輕易許給一個閒人。

張岱就是一個閒人,皇帝有的時候讓他寫寫文章歌頌一下天子的文韜武略,也就如此了。每個月朝廷給他發十兩銀子的俸銀,年底雙薪。

皇帝不讓張岱去朝鮮,也是怕這個閒人給閻應元他們添亂。私底下,他們經常對社會現象做出評判。張岱跟皇帝對話時,毫無隱瞞,將自己知道的事全說出來。講實話,像張岱這個階層的江南富家子弟,朱由校接觸的是比較少得。

通過跟張岱的交流,再加上自己多年微服私訪的見聞,和執政經驗,穿越者大概理清了江南地區城市和農村的發展關係。

張岱家裡是嘉靖年間遷往紹興城,那時碰巧遇上農業與人口的危機:人口迅速攀升,同時挖溝疏浚以開墾利用的新地也不多,造成農業所得下降,有鑒於此,許多在家鄉屬經營地主的大戶人家,開始往城市移動。

這個階層原先在農村還能扮演鄉賢,成為小農和貪得無厭的朝廷之間社會和經濟衝突的緩衝;遷居城市後,他們漸漸脫離農業經營上的現實與挑戰,反而一頭栽進不在地地主那種愜意但隻是坐享其成的角色,把地產交給專門管理人與管家這批新的中間人管理。張岱家裡也是這麼做的,因此張岱從小生活錦衣玉食,但社會責任感也比較薄弱。

結果農業稅收大幅帶動的是城市生活的流行風氣,市鎮的文化多元,以及促進紹興等城市的規模與繁榮。龐大的財源幾乎冇有迴流農村,去投資改善農耕技術或大型的灌溉排水工程。

雖然毫無疑問,像紹興長期依靠河道與運河運輸民生物資,部分農家也因此能將農產品銷往這些新興城市,提高所得,然而城市和鄉村的經濟差異越拉越大,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這些東西,張岱這樣的紈絝子弟是不會在意的。孫承宗等大臣也許能發現現實問題,但很難為皇帝理清線索。穿越者依靠著前世對大力建設新農村的記憶,理清了發展的脈絡。

張岱在京城有一個忘年交,那就是乾清宮管事太監魏忠賢。他們二人都是玩家,很有共同語言。

比如說品茶,張岱的三叔張炳芳飽經世故,品味精純。叔侄二人切磋品鑒,百般調配,以各處名泉煮各地名茶,找出最能相配的茶與泉。

這對叔侄的結論是:取斑竹庵泉水,放置三宿,最能帶出上等茶葉的香氣,再注入細白瓷杯,茶色如籜方解,綠粉初勻,舉世無雙。至於茶葉應否雜入一兩片茉莉,叔侄二人意見不一,但都認為最好是先將沸水注入壺中少許,待其稍涼,再以沸水注之。

看著茶葉舒展,就好似蘭花與雪濤並瀉,張岱遂將此茶戲稱為“蘭雪”。

張岱總是想嘗試各種新奇口味,還鑽研各種蘭雪茶的飲法。張岱曾經養過一頭牛,研製做乳酪的方法。張岱取牛乳之後,靜置一夜,等到乳脂分離。以牛奶一斤、蘭雪茶四甌,摻和置於銅壺,久煮至粘稠,如“玉液珠膠”。

待其涼後,張岱認為其吹氣勝蘭如“雪腴”,沁入肺腑似“霜膩”。張岱還拿它做更多的嘗試:以當地佳釀同入陶甑蒸之,或摻入豆粉發酵,或煎酥,或縛餅,或酒凝,或鹽醃,亦可用蔗漿霜溫火熬之、濾之、鑽之、掇之,印模成帶骨鮑螺狀。

無論何種料理秘方,張岱都將烹調秘訣鎖在密室之中,隻有自己一人知道。

張岱到了京城,光是朝廷發的俸祿,不能滿足他的需求,他就用自己的積蓄開了一家酒樓,賣自己這些年的拿手菜,備受市民的喜愛,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在春節的元宵燈會,張岱也自己酒樓前做了展覽,大受好評。

紹興匠人夏耳金擅長剪綵為花,再罩以冰紗;張岱大歎巧奪天工,有煙籠芍藥的感覺。夏耳金還會用粗鐵絲界畫規矩,畫出各種奇絕圖案,再罩以四川錦幔。

張岱癖好總是變來變去,他到了北京之後,又迷上了鬥雞。魏忠賢就最擅長鬥雞的遊戲,他們二人在認識以後,經常切磋。

鬥雞的風氣在中國至少盛行兩千年,早有一套磨鍊鬥狠的秘技。鬥雞通常進行三回合,鬥到雞死方休。

魏忠賢能把鬥雞調教得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對聲響、陰影無動於衷,臨陣對敵不露情緒。上品鬥雞應如機械,教對手望之喪膽避走。魏忠賢訓練的鬥雞:羽毛豎著、雙翼鼓著、嘴尖爪利、冷靜克敵。上品鬥雞一看外觀便知:羽毛稀疏且短,頭壯且小,眼窩深凹而皮厚。

張岱有時間會跟魏忠賢比賽鬥雞,卻總是屢屢落敗,因為老輸,他現在已經不玩這個遊戲了。

不玩鬥雞,張岱又迷上了蹴鞠。

所謂的蹴鞠並不是一般的運動比賽,而是一種動作靈巧、身形優雅的技藝形式,玩蹴鞠的人必須讓球近身。

蹴鞠這門技藝也是曆史悠久,男女、廷臣、百姓都可以參與,有時還結合了其他的運動與賭博。

魏忠賢曾經在梨園行乾過,梨園弟子往往都會表演蹴鞠,所以他也是行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