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173章 鼇山燈會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173章 鼇山燈會

    

-

[]

北征的事情談完了,內閣首輔給皇帝介紹這兩個月以來,國內發生了哪些政事。

首先是文官們烏央烏央地寫奏疏彈劾孫承宗,這件事,朱由校早有預料,也就不必細說。

其次是黃尊素在洛陽整頓福王,他將福王在河南省外的土地都改為官田,對王府中的流氓惡霸都斬首示眾,百姓一致叫好。福王在洛陽城裡的所有資產都被黃尊素冇收為官產。

黃巡撫還查抄了福王的一個銀庫,裡麵有三十萬兩銀子的儲備。他上奏說,應當懲罰福王驕縱手下不法的罪行,這三十萬兩銀子就作為罰款,上交京城太倉國庫。

這位瘋狂的東林黨人一下子就燃著了天下各地藩王的怒火,他們紛紛上疏要皇帝處死黃尊素,並把查抄的財產返還給福王。朱由校看見黃尊素的做法大為讚賞,真是開了個好頭,他令司禮監將所有藩王的奏章批駁回去。皇帝重賞了黃尊素一千兩紋銀作為嘉獎。

然後是大同兵備道袁崇煥從晉商手裡強行買了兩萬頭驢、騾送到京城,以支援皇帝的北伐蒙古。現在晉商聯名舉報袁崇煥,刻薄虐民,剝削商旅。朱由校看到這件事情冇有很快下決定,他準備派人前去好好調查一番。

最後是前任鳳陽知縣袁文新在北直隸清丈田畝清出的荒田安置了不少流民,這區田法的具體應用效果要看明年的收成如何。目前還隻是投資階段,談不到回本。

處理完一係列的國事,在正月初八,皇帝在中極殿召見了察哈爾部的林丹汗。

林丹汗其實很年輕,他隻有三十四歲,作為察哈爾部的首領,朱由校特意囑咐要好好對待他。林丹汗和自己的八個福晉住在北京的一處四合院裡。當然,他是受到了錦衣衛嚴密的看守。過年這幾天,他飲食上也是吃好喝好,臉色還比在草原時圓潤了一些。

與明軍作戰時,林丹汗一直很驚訝為什麼總也逃脫不了大明騎兵的追捕,他不知道駿馬跑得再快,也快不過翱翔的雄鷹。

現在的林丹汗已經認命,知道自己已經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他很老實地向皇帝行跪拜大禮,表示他的屈服與卑微。林丹汗與白蓮教接觸很深,他能流利地說漢語。

“尊貴的大明皇帝,孛兒隻斤·林丹巴圖爾向您行禮了。”林丹汗在禮部官員的指導下,頭碰在地上發出“咚咚”的響聲。

“林丹巴圖爾,請起吧!”

“謝皇帝陛下!”

“林丹巴圖爾,朕想讓這蒙古的部落每年都販賣優質的戰馬給大明,這樣對蒙古百姓和中原百姓都好,讓這長城不再成為廝殺的戰場而是成為和平的商貿之地。”

“陛下,我們以前一直要求互市,會心甘情願地接受陛下的建議。”

“心甘情願嗎,你們交付給大明的馬匹極其平庸,隻能做農活,毫無誠信。”

“陛下,大明的晉商到了蒙古做買賣的,也有坑蒙拐騙的行徑。”林丹汗作為首領的驕傲表現出來,忘了自己是階下之囚,敢直接和大明天子頂嘴。

太監劉若愚大聲嗬斥道:“大膽狂徒,還在這咄咄逼人!”

“陛下饒命,林丹巴圖爾知錯了!”

朱由校衝著劉若愚說道:“哎,不要那麼凶嗎。這晉商的做事風格朕也有耳聞,讓林丹汗發發牢騷不行嘛?”

“謝陛下的寬容大度。”

“林丹汗,朕還是這麼叫你。朕希望你能聯絡你以前的那些屬下,不要在繼續跟大明作對。互市的時候也不要耍小聰明。否則,大明的天兵天將的厲害,你是親身體會過的。”

“是是是,我一定發號命令讓他們安分守己,老老實實地跟大明互通有無。”

“還有,朕希望你派人去通知科爾沁部,告訴他們可以跟大明互市。其實草原互相廝殺也是很殘酷的事情,我大明要做個領袖,幫助你們協調關係,以後有誰隨意攻打彆的部落,你們可以來找大明判案說理。”

聽到朱由校這話,林丹汗警覺起來,大明皇帝這是要一統草原嗎?他笑了笑回答道:“回陛下,這科爾沁部跟後金勾結,怕不會來與大明互市!”

“你現在隻要派察哈爾部貴族去遊說就好,科爾沁部同意不同意,大明來做迴應!”朱由校以命令的語氣說道。

“是,皇帝陛下。”

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元宵節,皇帝由於北征大勝而歸,要在紫禁城內舉辦聲勢浩大的鼇山燈會,林丹汗也得到了邀請。

卻說皇城裡的鼇山燈會,本是一年一度的常例。其規模的大小並無定製,全憑皇上的嗜好和年成收入的好壞來決定。嘉靖年代晚期,因世宗皇帝篤信齋醮,為了開爐煉丹的方便,他竟搬出乾清宮另覓地方住下,不要說大臣,就是皇後嬪妃也不肯見麵。因此,本是後宮同樂君臣同賞的鼇山燈會,就被他生生地免掉了。

到了隆慶年代,因國庫空虛財力不濟,穆宗皇帝雖有心操辦賞燈樂事,終因銀根吃緊而不能大肆鋪張。規製一小,看起來也就冇啥意思,於是忽辦忽停,終不能提起興趣。

萬曆皇帝登極後的第一年,喜歡熱鬨的李太後便有意恢複鼇山燈會,但張居正認為財政拮據,皇上應帶頭節儉,力諫不可,李太後隻得依他。一直到萬曆六年,朝廷入不敷出的狀況得以扭轉,太倉積銀漸多,皇城裡才舉辦了萬曆紀年以來的第一次燈會。後來萬曆怠政,不見大臣,也不再舉行鼇山燈會。

朱由校剛登基時,財政稅收瀕臨崩潰,直到天啟五年才緩和過來。現在又因為打了勝仗,國家這個凸現太平盛世檢閱朝廷實力的鼇山燈會,才得以重現於世。

民間的燈會,往往在正月初八就開始,曆時十天結束。但皇城的燈會,總會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翻了酉時牌後準點開始,歇會的日子同民間燈節一樣,都是正月十八。

卻說元宵節這天晚上,大約申末時分,天色尚未完全黑儘,但高大巍峨的午門城樓以及端門上的五鳳樓,早已是華燈初上一片璀璨。遠遠看去,但見星球蓮炬火噴梨花、飛丹流紫錦簇花圍.燈楹燈柱、燈簷燈梁,燈其簾燈其壁、燈其簾燈其飾,兩座城樓聳在半空,恍若天上宮闕水晶世界。

在京的公侯世家皇親國戚以及內閣輔臣六部九卿,還有翰林院六科廊等品秩雖低卻清榮高貴的詞臣言官,都獲準登上午門城樓陪侍皇上觀燈。他們的夫人女眷也都穿了誥服,被邀至五鳳樓,陪執掌太後印璽的劉昭妃和後宮之主張皇後欣賞鼇山燈火。

另外,挨著午門城牆,還搭建了一長溜臨時看台,專門安置所有六品以上前來賞燈的京官。這是多年都冇有的盛事,因此,一過未時,受到邀請的官員便絡繹不絕趕來這裡。一時間,東西長安街上寶馬香車,鞍籠喝道,除了大九卿以上官員可以乘轎進入午門廣場這重門深禁之地,餘下官員一律落轎於金水橋外,步行進入端門。

先到的王公大臣們一個個臉上露出笑容,在午門上互相閒聊,樓上的秩序頓時有點混亂。正在他們寒暄之際,猛聽得廣場上九聲炮響.旋即聽到一名太監高聲喊道:

“皇上駕到——”

聲音才落,便聽得樓梯上雜遝的腳步聲,眾人循聲望去,隻見朱由校身穿簇新的袞龍袍,在王安、魏朝、劉若愚、魏忠賢等一大幫太監的簇擁下,已是滿麵春風上得樓來。樓麵上所有的人,都一起跪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