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153章 禍不單行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153章 禍不單行

    

-

[]

經曆一場倒春寒,京城的天氣又轉好,轉眼到了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拂麵的東風已是溫暖怡人。除開正月十九的燕九節,這龍抬頭在京城裡也算是個重要的節日。

人們一大早兒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提一籮白灰,從門外蜿蜿蜒蜒一條線兒撒到廚房裡,接著又繞著水缸,一邊撒灰一邊唱著“引龍回,引龍回呀引龍回”的歌謠:蓋因這時候已過了雨水節,人們盼雨了。龍不行來雨不施,引龍回為的是引回一場春雨來。

做過了引龍回的儀式,喜歡吃餅的就搬出黍麵棗糕,摻和著攤成薄薄的煎餅,名日龍鱗餅;喜歡吃麪的,都去食鋪裡買回用隱繪龍形彩紙包紮的大興縣的油掛麪,謂之龍鬚麪。

這一天,無論是宮中還是百姓人家,女紅一律停止,怕的是飛針引線不小心紮傷了龍眼睛。也就是這一天,各家嚴嚴實實捂在深窖中避寒的各色花木,也都打開窖口放些子暖風進去催其復甦。總之,一到這一天,京師人家從心裡頭就感到久違的春天已是跨進了門檻兒。

其實,這時候的地氣還薄,雄偉的燕山山脈雖然阻擋了關外的寒潮,但南方的暖流在越過了黃河之後,也遭到了無儘凍雲的頑強抵抗。

在幽燕之地,首先感受到春意的是那些牲畜。牧場上的馬開始尥蹶子了,它們煩躁地躍過埒牆,發出噅噅的叫聲。對騍馬來說,這雄壯的嘶鳴有著多大的誘惑啊!原野上蒿草叢中,到處可以看到狗狗們在酣暢淋漓地交往。頂著漂亮的大紅冠子的公雞,也常常一抖翅兒跳到樹上,伸著脖子高瞻遠矚,為的是能找到“意中人”,忽然,它飛身而下,以嫻熟的身技逮著一隻小母雞旁若無人的撒野……

這一幅幅自然的“春宮圖”,使遼闊的北國陡然間充滿盎然的生氣。冰碴子碎了,土坷垃潮潤了,絆根草的根部泛起星星嫩綠,水畔的垂楊,也爆出了翠翠的豆粒大的嫩芽兒……

彷彿一切景象都要說明好日子要來了,朱由校也覺得國家正在欣欣向榮地復甦。然而,現實是殘酷無情的,天啟四年的一係列地震給了這位年輕天子重重的幾個耳光。

二月十三日,薊州、永平、山海關發生地震,毀壞了城郭和民房。

二月三十日,京師發生地震,宮殿被震得動搖併發出聲響,銅缸裡的水被震得翻滾盪漾。

三月初二日,京師再次發生地震。

三月初四日,夜晚,京師第三次發生地震。

三月初六日,夜晚,京師第四次發生地震。

接下來的這些天,朱由校一直是在帳篷裡度過的。實在是太鬨心了,幸好聽取孫承宗的建議,冇有公佈改革宗室的方案,否則的話,天災會讓他這個皇帝成為眾矢之的,被稱作亂改太祖祖訓的罪人。在帳篷裡,朱由校冇有放下國事,他依舊在批閱奏章,得知杭州發生了一場兵變。

元宵節時候,杭州有一位秀才家裡掛著彩燈,起火,火勢蔓延,燒燬房屋,九營兵的一些搗亂士卒乘機而起,將錢塘門外更夫樓拆毀十座。有一名姓楊的把總,約束本營士卒,不讓他們參與作亂,而各營兵很快把本營參與作亂的士卒抓回兵營,將他們吊在高杆之上,打算用弓箭射死。有兩名遊擊前來安撫,纔算平定下來,但上司竟然把楊把總革職。

【真是豈有此理!】

朱由校心中怒罵道,他告訴孫承宗要徹查此事,其中一定有行賄的勾當。

天啟四年,三月十九日。皇帝到皇極門臨朝親政。

上一次早朝還是二月二十九日,朱由校看著大臣們行禮的時候,他很害怕突然又來地震,膽戰心驚地見百官。

下了朝,太監劉若愚跟朱由校說道:“陛下,昭寧寺的如慈住持想見見您。”

“如慈住持,就是給死傷的將士們超度的那位老和尚,是嗎?”

“對,就是這位高僧。他想就地震一事求見陛下。”

“他還挺厲害啊,走你的門路見朕,老和尚給了你多少錢啊?”

“奴纔不敢,奴才也有向佛之心,有時候去聽如慈住持講解《心經》,這才認識了他。”

“好,朕在武英殿見他,看看這位高僧有冇有什麼高見?”

武英殿中,朱由校召見瞭如慈住持。皇帝先問道:“如慈住持,你說就地震一事求見朕,你有何高見嗎?”

“萬歲爺若是能赦老衲無罪,老衲就把心裡話都告訴給陛下。”老和尚滿麵紅光、口齒伶俐地說道。

皇帝愣了愣,說道:“朕依你,恕你無罪,你要把該講的都講出來。”

老和尚緩緩說道:“我大明聖朝的開國皇帝朱洪武,本是佛門子弟,他得天下之後,以孝悌為治國根本,洪武皇帝深知,要想芸芸眾生天下庶民人人都做到孝悌,唯有佛教,可儘除人心壅蔽之妄。我佛慈悲,以大悲智力拯拔沉苦,躋諸彼岸;以大光明燈普照沉迷,示之覺路。鑒於此,洪武皇帝秉乾建極,融皇風佛法於一體,轉輪宏教,尊崇三寶,虔誠向佛之心,實乃垂範萬世。洪武皇帝歸天之後,朱家子孫襲承帝位者,莫不尊崇祖製,遠近承風,光大浮屠之教。偌大中國,始終是大乘氣象,西天淨土。而大明天下,也因之皇祚綿長,國泰民安,這都是佛光披覆蔭佑所至。”

然後,這老和尚就把自己的私貨全倒出來了,他想讓皇帝廣結佛緣,大修佛寺,大量地給和尚發度牒。這些僧侶不事生產,整日就知道吃齋唸佛,對國力恢複弊大於利。

聽完如慈住持的謬論,朱由校冷冷一笑,斥道:“和尚妄言,朕問你,朕與西天如來,哪一個為大?”

住持一愣,他冇想到皇帝會問出這麼個刁鑽問題,好在他慧根通透法養深厚,立即不加思索答道:“這個不好比擬,一個是人王,一個是法王。人法對壘,必然天道阻滯,災害頻仍。人法和諧,則天地曉暢,萬物昭蘇。人可欺法但法不欺人,人若違法則必遭報應。”

“嗯,住持倒是鐵齒銅牙,能言善辯。”

“老衲說的都是心裡話,即便老衲說的是妄言,皇上也不能處置老衲。”

“這是為何?”

“因為老衲有言在先,請得皇上聖旨,恕言者無罪。”

朱由校淺淺一笑,說:“老和尚不愧是得道之人,心機甚深。退下去吧,朕不聽妄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