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144章 收複海疆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144章 收複海疆

    

-

[]

在明軍水師出征前,俞谘皋召集各級隨軍將校,擺出了兩盒裝的滿滿噹噹的銀元寶,傳令說道:“攻打紅夷,誰敢做先鋒,就可以領取一盒銀錠。到時候要率先衝艦破敵!”

俞谘皋的話剛說完,總兵徐一鳴與戰船長毛文龍挺身而出,領取“先鋒銀錠”。他們要擔任本次海戰的先鋒。毛文龍是袁可立提拔起來,目前山東水師編製還比較混亂,毛文龍被叫做戰船長。

為了在戰鬥中便於分辨每艘戰船的進退先後,以利於公平賞罰,俞谘皋命令每艘戰船風篷上都須寫上將校的姓名。

俞谘皋抬頭看了看天,已是辰牌時分,點了點頭,將手一揮下了命令,“傳我將令,即刻升旗登艦!”

中軍大旗在雄壯的軍樂中冉冉升空。此時南風驟然而起,吹得寶藍緞麵的將旗獵獵作響。上麵繡著一行鵝黃大字“靖剿紅夷大將軍俞”。大旗在南風中飄蕩,旗艦後麵,滿載水兵的戰船一列列依序駛出港口。波濤翻滾的海麵上,升起了團團殺氣,收複澎湖列島的海戰開始了。

出師的第三日,南風愈加猛烈了。風催戰艦箭一般駛去,像一條條碩大無比的巨鯨在海麵上破浪前行,濺起老高的水花。澎湖島漸漸臨近了。岸邊突起的礁石,像怪獸一樣在浪濤中若隱若現。

荷蘭人雖然在澎湖設防,但並不相信俞谘皋會在六月份進攻,因為六月是颱風多發季節,明朝人應該不敢率師渡海。但大明水師真的來了,荷蘭人在島上發了一聲炮響,集合軍隊。自恃船堅炮利,主動迎戰。荷蘭的十三艘大敵艦駛出港口沖流而來。

俞谘皋將水師分為兩路,一路是十八艘大戰艦,分為六股,作品字形陣法。另一路是四艘大戰艦和其餘的中小戰艦,他們作為預備隊使用。有事則救應各方,無事作後備使用。紅藍令旗在鎮台上遙相呼應。艦隊按照俞谘皋旗艦的號令不斷變換著隊形。海麵上畫角、號炮不絕於耳,驚得海鷗倉皇地忽起忽落。

荷蘭艦隊的總頭目萊爾森指揮紅夷戰船列陣迎戰。俞谘皋沉著地將手中紅旗一擺,十八艘大戰船上火炮同時怒吼起來。這些大炮射程遠。換裝火藥快,隻是後座力大,每次發炮船身便劇烈地抖動。

雙方炮矢交攻,有如雨下,煙焰蔽天,咫尺難辨。荷蘭人找到了俞谘皋的旗艦,集中火力擊來,周圍立時激起一片水柱,嘩嘩地向船上傾瀉,撲上船舷的海水打得俞谘皋渾身濕透。

俞谘皋急忙下令:“打旗語,左右兩翼不必顧我,壓上去圍攻紅夷!”連叫幾聲,旗手卻一動不動。俞谘皋不禁大怒,從腰間拔劍在手,上前要斬這嚇昏了的水兵。走到跟前卻愣住了,原來中軍旗手已被炸死在船舷旁邊,卻還緊握著令旗站著,鮮血和著海水汩汩地往下流淌。

又是感動又是焦急,俞谘皋劈手奪過了令旗,厲聲跟副船長說道:“你來指揮旗艦!”說完一個健步登上傾斜的旗台,親自操旗傳發號令。得到號令,預備隊也按照陣型衝上去圍攻紅夷艦隊。

此刻前鋒的戰艦已經與敵人衝到一處,大炮失去了作用,在箭如雨蝗,槍似爆豆之中,火箭大展神威,雙方都有幾隻兵艦的帆被燃著。熊熊火光中桅杆的爆裂聲、鼓聲、呐喊聲、慘嚎聲、戰艦的碰撞聲、白刃相搏的格鬥聲,和大浪的喧囂聲攪成一團。

總兵徐一鳴腹部受傷腸子出來了,他忍痛將腸子塞回去,裹好傷口處繼續戰鬥,血染征袍。

戰船長毛文龍吩咐精通水性的一百人,帶上小船十隻,每十人一船,人人攜帶大竹筒一隻,船中裝滿灌油、硝磺、麻棕等引火之物。當風一起,眾人即飛乘小船,衝到對方夾板船邊,將小船用斧釘和對方大船釘在一起,然後立即引火,隨即抱著竹筒躍入海水中,隨波浮沉,回到自方接應船上。這時候毛文龍親自指揮組織炮火,猛烈轟擊。這麼一結合,荷蘭人的大船有三艘起火。

這時恰逢南風勁吹,大明水師占據上風上流,每艘戰船都奮勇爭先,所向披靡。

眼見得荷蘭船隊率軍敗退,俞谘皋精神大振,親自擂鼓,催軍猛進。中鋒前隊雙方的幾十條戰艦已經殺成一團。水手都殺得紅了眼,渾身都像血葫蘆似的,還在尋找洋鬼子作白刃格鬥。

戰鬥持續了六個時辰,從早上打到傍晚,紅夷被打的大敗而歸,十三艘大戰艦隻剩下四艘回到澎湖列島的港口裡。黑雲重重地壓了下來。

海麵上的天氣,說變就變。交戰時,還是晴空萬裡,這時,突然濃雲密佈,緊接著,劈雷閃電大雨傾盆。一道爍金流火似的金蛇從雲層中猛竄出來,接著便是一陣驚心動魄的滾雷。大雨劈頭蓋臉地灑落下來,打得海麵“刷刷”響聲不斷……

俞谘皋這邊也要做暫時的修整,不能連夜進攻了。他先是命令各船收治傷員,然後又派二十條小船去救助那些落水的荷蘭船員。總共撈出來三百多荷蘭人。俞谘皋派懂得荷蘭語的人去跟他們交流,問出了荷蘭在島上防禦工事的具體情況。

六月八日,明軍在鎮海港登陸,壘石築起一座營寨,以此步步推進。六月十日,俞谘皋到前線去觀察荷蘭的最後堡壘風櫃城的地勢。

到了六月十五日,聚集在城外的明軍已經達到了三千人,有一百們火炮攻城。俞谘皋派荷蘭俘虜前去勸降,並隔絕他們的補給線。

第一次勸降失敗了,俞谘皋命令大炮轟城。不得不說,荷蘭人造的棱堡的確堅固。轟了整整五天,愣是冇打破風櫃城的防禦。

最終在六月二十二日,因為補給耗儘,荷蘭人投降了。

在澎湖列島上有三千多紅夷綁架的沿海居民,他們都被俞谘皋救回去了。有一部分罪大惡極的紅夷水手被俞谘皋處死了,還剩下將近七百個荷蘭人做俘虜。

俞谘皋把戰鬥的情況寫成上疏,派人加急送到京城請皇帝閱覽,詢問瞭如何處置這些剩餘的紅夷俘虜。

皇帝的回覆是允許他們帶兩條大戰艦和足夠的給養回國,使者還帶了一封信給荷蘭人,說是做生意可以,不允許侵占大明的海島,不允許傷害大明的子民。

天子還說:“海戰畢竟與陸戰不同,誰冇有父母妻子,狂洋巨瀾中叫人去出生入死,就得有個章法。凡因渡海作戰陣亡,傷殘者一律從優撫卹,要從優一倍。凡陣亡將士遺骨,能帶回的帶回,實在冇法子帶回的,列出清單全部進朕禦覽,勒石駐名!要讓將士們知道,為國儘忠,死有名、生有利!”

於是這次參與收複澎湖列島的將士們都得到了豐厚的賞賜,福建水師士氣大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