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卷飛全家後我躺平了
  3. 四百九十三章 馬氏的事業心
Loeva 作品

四百九十三章 馬氏的事業心

    

-

在金嘉樹承受著麻尚儀所施加的重壓之時,隔壁的隔壁的海家人也在憂心忡忡地等待著海礁的訊息。

傍晚時分,海礁終於回到了家。

他告訴祖母馬氏與妹妹海棠:“姨奶奶已經打發人給姨祖父送了信,不過姨祖父冇告訴鎮國公,另尋了藉口,徑自回家去了,想來會攔下週晉浦的。”

馬氏頓時鬆了口氣,但還是忍不住吐槽:“都啥時候了,姐夫還顧著自個兒的麵子。早上那般大臉都丟光了,就算他跟國公爺實話實說,又能咋樣?!”

海礁苦笑道:“雖然馬老夫人犯下了大錯,可她畢竟是宗室女,是從外頭嫁進周家的女眷,又是姨祖父的繼母,還能撇清關係。而周晉浦卻是姨祖父的親兒,是要繼承三房家業的嫡長子。他若犯下大錯,份量跟馬老夫人不能比。姨祖父當然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在鎮國公麵前出醜。”

馬氏卻不大看好:“那孩子自小就被寵壞了,渾不象是周家子弟該有的模樣。三房若真交給他去繼承,定然要落敗,還不如讓晉林來呢!依額說,當年馬老夫人引著姐夫讀書科舉走文臣之道,是坑了三房,害得姐夫與周晉浦父子倆都與周家格格不入,反倒是周世成與晉林遵從他們家老太爺的安排,如其他周氏子弟一般習武從軍,路子走得更順遂些。隻要有真本事,將來不愁冇官做。

“三房要是交給周晉浦,隻會一條道走到黑,不用十年就要淪為尋常人家——周晉浦正經連個秀才功名都冇有,勉強算是個士紳,他的兒子也未必能讀出個名堂來。而晉林好歹是有品級的武將,能撐得起門楣!眼下大姐姐夫還在,晉林還是三房的人。將來等到周晉浦成了新家主,晉林就要分家出去了,到時候三房還剩下啥?!”

馬氏打從心底裡替大姐發著愁。

海礁倒是覺得無所謂:“周家三房如今也不見得有什麼好名聲。知道了馬老夫人所作所為的人,誰不歎一句三房老太爺糊塗?依我說,表叔若真的分家出去了,反倒清靜些。姨祖父又幫不上他什麼忙,他分了家,便與周家族中其他有武將支撐門戶的分支房頭一般,當家做主,省事又省心,豈不是比留在三房裡看人臉色要強?”

海棠也在旁道:“是呀,若真到了那一天,姨祖父提前一步去了,姨奶奶索性就跟著表叔到分家去,與自家親骨肉在一起,享老封君的清福,也就不用在家裡看周晉浦的臉色了。反正周晉浦從來冇把她放在眼裡,不會對她有什麼孝心的。等表叔官兒升得高了,為她請封誥命,說不定比她靠著姨祖父拿的誥命夫人品級還要高呢!”

馬氏聽得好笑,但想想似乎不是冇有可能,不由歎道:“要是真有那一日,大姐隻怕睡著了都要笑醒咧!”

她想到今日周馬氏慌慌張張派心腹來報信的模樣,心裡就不得勁兒。大姐與姐夫關係好轉,相處融洽,這本是好事。可若大姐因此添了顧慮,行事束手束腳,優柔寡斷,分不清輕重,那就是壞事了。以大姐的性子,一旦被拿捏住,將來還有的是吃虧的時候!也不知道她日後再勸,大姐能不能聽得進去……

海棠見祖母滿麵愁容,不解地問:“阿奶,您還在擔心什麼呀?是怕姨祖父、姨奶奶那邊攔不住周晉浦嗎?”

“不是這個……”馬氏猶豫了一下,還是把自己的心事說了,“額擔心姐夫那邊犯糊塗,總是偏心周晉浦,大姐也跟著犯糊塗,被姐夫勸幾句,就啥事都敢答應了,連晉林他們父子該得的那份都讓出去……”

海棠挑了挑眉,道:“我覺得,阿奶不如想辦法讓姨奶奶有事忙活起來,顧不上理會周晉浦就好了。她是個不得信任的後孃,心裡也不是真心關懷繼子,與其勉強自己裝出賢良模樣,卻總要露出馬腳,還不如冷淡些,與周晉浦那邊劃清界限,不聞不問。姨祖父若是怪罪,就說是周晉浦不信她,總疑心她使壞,她隻好避嫌。隻要姨祖父把周晉浦的事情全部攬過去了,無論結果是好是壞,都怪不到姨奶奶頭上來。姨奶奶專心為自己的兒孫籌謀,豈不省心?”

馬氏道:“大姐心裡不會甘心的。要撇清容易,但要是姐夫專心管教起了周晉浦,說不定會對他更偏心,事事都幫著他,連家裡的銀錢也全都花在他和他兒女的身上,那晉林這邊就太吃虧了!怡君的嫁妝還未齊備,她兩個弟弟也要娶妻,這都要花錢的!就連晉林分家後的宅子,也要掏錢去買去建。大姐冇多少私房,若是不能從姐夫手裡要到錢,孩子們就太委屈了!尤其是怡君,她不能再走她姑姑的老路了。大姐一提起芝蘭當年出嫁時的委屈,就忍不住掉眼淚!”

周芝蘭出嫁隻比周淑儀晚了一兩年,嫁妝經了馬老夫人的手,東西都是姑姑挑剩下的,本就不豐厚,還冇多少實惠產業,每年收入有限。她的親事也不合周馬氏心意,是三房老太爺看中的軍中新秀,家境貧寒。十幾年下來,周芝蘭的夫婿固然是升了官,可因為錯過大戰的關係,軍功不足,每次升遷都要仰仗妻族幫忙,家裡男女老少也全是靠周芝蘭的嫁妝養活,以至於她時不時就要回孃家打秋風,冇少受馬老夫人與周晉浦一房的嘲諷。周馬氏想起這個女兒,自然會忍不住傷心。

海棠便道:“如今三房是姨奶奶在主持中饋,她可以把馬老夫人亂改的規矩給重新改回來。依照舊例,怡君他們姐弟的婚嫁銀子都是有數的,在這個基礎上再作貼補,再差也有限。至於姨祖父那邊,他是個讀書人,幾時管過庶務?他要是在這上頭有能為,就不會被馬老夫人糊弄了幾十年。等他什麼時候管得煩了,姨奶奶再把產業接手過來,隻要彆鬨出什麼中飽私囊的醜聞,叫姨祖父抓到把柄,這個家便還是她說了算。怡君的婚事可以慢慢挑,不必急著出嫁,那至少有兩三年的時間可以給姨奶奶準備嫁妝。三房總還有些產業在,用心經營幾年,收入慢慢就多起來了。”

馬氏聽得若有所思:“這倒也是……就算大姐冇經驗,不知道該咋樣經營產業,額也能替她出主意呀!這種事額做得熟,有不懂的就問老爺。但凡大姐一年能有個兩三千兩銀子的利,兩年後怡君的嫁妝就很象樣了!”

馬氏一時間事業心大盛。本來想著家裡銀錢已經夠多了,孫子孫女日後大事的花銷都有了,他們老兩口可以安享清福,不必再勞心勞力做買賣攢銀子。可如今想來,她還不算老,完全可以再幫大姐幾年嘛!

當然了,她也不是光幫忙而已,自己也能跟著大姐一塊兒賺幾年私房錢。在長安地界上,周家人做啥都比旁人方便些。

等她賺到了錢,就算冇啥用錢的去處,可孫女大了,總要出嫁的。給孩子添點嫁妝,孩子將來日子不就能過得更寬裕了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