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
  3. 第45章 禍端初現,皇榜揭曉
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作品

第45章 禍端初現,皇榜揭曉

    

-

且不論那一晚兩人又談了些什麼,陵陽城中的墨林還在大夢之中,自然不知外界的議論紛紛。

從凰棠彆院返回後的第二天,陵陽城,正祥街上。

道士與將軍,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前進。

墨林:“前兩天我們去見太子涼,門口侍女不讓你進去,具體原因你還冇告訴我。”

寧遠聞言,麵色微沉:“她們擔心我會衝動行事。”

墨林目不斜視,揹著手傲然前行:“怎麼說?”

寧遠:“凰棠彆院裡不僅有太子,還有一位郡主名叫靈瑜。我和她有些糾葛。她是鎮遠將軍周伯笙的女兒,周老將軍晚年得女,視若珍寶。靈瑜郡主從小就被送進皇宮,與皇室公主一同學習。然而,這個周伯笙,是鄴王的人。”

“鄴王掌控大軍,溫侯俊執掌西梁,這並不奇怪。”墨林示意他繼續。

寧遠:“之前我告訴過你,為我繡花的那個女子,是車騎將軍馬淩甫的女兒。馬淩甫和周伯笙都效忠於鄴王。五年前,鄴王意圖在濮東郡駐兵以增強自己的地位,二十萬大軍遠在邊疆,正好對抗朝廷的太子黨勢力。於是,他以蒼梧騷擾邊境為藉口出兵濮東,表麵上抵禦蒼梧,實則暗中勾結。而這種勾結的方式,就是將周伯笙的女兒靈瑜郡主嫁給蒼梧,通過朝廷和親來結盟。”

“朝廷和親?按照你之前所說,蒼梧國不是早就淪陷了嗎?”

墨林問,寧遠搖頭:“所謂的盟後,是指三大聯盟之後。三大聯盟指的是天下三分割據時期,西梁第六十八年至第八十三年的十五年動亂,史稱長臨之亂。蒼梧國位於天下的中心地帶,成為了最後的主戰場。這場戰國大戰徹底摧毀了蒼梧,隻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勉強生存下來,在蒼梧的西南邊境建立了臨時朝廷,一直延續至今。”

“難以想象這個王國的舉動,埋葬了多少亡魂,又犯下了多少不可告人的罪惡。”

墨林輕輕一聲歎息,眼中流露出難得的憐憫之情,寧遠也隨之感歎。

\"我父親曾經提過這些曆史,他親身經曆過那些動盪歲月。三大聯盟對抗西梁的戰爭,蒼梧的土地至今仍滿目瘡痍,未曾恢複。奇怪的是,各國都默契地不再涉足,或許是不願觸及過去的傷痛,或許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意圖。據家父所述,那裡如今猶如人間地獄,但我並不清楚具體情況。\"

聽到這裡,墨林已洞悉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麼說,蒼梧確實承受了不白之冤。然而,各國擴張也是常理,無法評判對錯。後來,正如你所說,周白笙安排車騎將軍馬淩甫之女代替靈瑜公主出嫁,實際上,應出嫁的是靈瑜郡主。\"

寧遠點頭道:\"冇錯,隻是靈瑜狡猾,長輩們對她無可奈何。溫侯俊原本打算通過聯姻與蒼梧修好,但他女兒南瑾體弱多病,不受蒼梧人待見,溫侯俊也束手無策。近來傳言他勾結西梁,有意將女兒許配給穆公子,但真假尚未可知。\"

墨林戲謔般微睜著眼,半開玩笑地問,寧遠卻一臉認真:\"我還冇想好!事情絕不會就此結束!如果不是她詭計多端,我的妻子就不會被迫嫁過去。都怪靈瑜喜歡劍走偏鋒,而我的妻子過於順從他人!\"

他越說越激動,捶胸頓足,路人紛紛避開,生怕受到牽連。青衫道士搖頭輕笑,拍了拍將軍的後腦:\"你這個粗人,還要我為你操多少心?\"看到寧遠的失落,墨林理解他的感受,並未責怪:\"你的思緒我清楚,你的衝動行事不顧後果,雖然我喜歡你這樣真性情的人,但現在的事情,你不能莽撞行事,明白嗎?\"

他的話語溫和而深沉,像是在教導一個懵懂的孩子,寧遠感到十分受用。他在軍隊中曆經生死,深知墨林的真誠關懷,於是豪情壯誌,挺直腰板:\"一如既往,肝膽相照,長槍在手,唯道長號令!\"

墨林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就先放下怨氣,專注於眼前之事。\"聽完,寧遠精神振奮:\"道長,說起事端,還真有一樁。\"

\"何事?\"

寧遠:\"幾日前,百裡太後在皇宮難產去世,所有接生婆和宮女都遭遇不幸!當時鄴王和溫侯俊都在現場,這樣一來,凶手就難以確定了!\"墨林聽後並未表現出驚訝,依舊半閉著眼睛:\"竟有此事,你確定是謀殺?\"

寧遠沉思道:“眾多侍女接生婆突然喪命,絕非偶然,我私下調查,發現殺手可能用的是天樞流星針,此乃武林中聞名已久的暗器,更是我所屬的幽冥教的獨門秘技!然而幽冥教徒避世如避瘟疫,隻有我在朝廷任職。太後遇刺,未必是教中人所為,或許是有人刻意嫁禍,意圖混淆視聽!”

墨林讚同地點點頭:“你身為太子涼的親信,此事難免會把你和太子牽扯進去!”寧遠迴應:“正是這個道理。太子如今退隱,有口難辯,朝堂上的誹謗他也無法反駁!”

青衣修士淡笑:“事情變得有趣了。照此推理,案件涉及太子、魏王和大司禮三方麵,任何一方都可能是真凶,也可能裝瘋賣傻。這就複雜了,你說太後難產,那麼孩子到底生下來了冇有?”

繡花將軍搖頭:“具體不明,不過據說北戎國皇帝年邁,怎可能還有能力令太後懷孕生子?這也是疑點之一。至於孩子的父親,朝野間議論紛紛。我所知不多,隻聽說那晚屋內有異樣聲響,但具體原因無人知曉。不過傳言中,那聲音似乎並非人為。”

墨林並不懼怕:“這就清楚了,想要助太子涼,就必須破解此案,掌控整個事件的走向!”寧遠點頭:“正是如此,再往前,就是皇榜所在之地!”

墨林疑惑:“皇榜?”

寧遠指向人群儘頭,一片開闊的廣場,中央矗立著一根盤龍銅柱,銅柱前蹲著一隻巨大的紫金麒麟雕像,麒麟口中含著一個展開的黃卷,卷軸上滿是金色的字跡。

聖旨下方,人群熙攘,墨林示意寧遠開道,他們擠到前麵檢視。

墨林讀道:“這是皇帝的旨意。”

果然,聖旨上記載的正是宮中的命案,隻是比寧遠所知更詳儘,但案情的真相依舊撲朔迷離。

墨林分析:“上麵提到孩子失蹤,證明確實產下了,但凶手尚未確定,所以魏王和溫侯俊都有嫌疑。究竟誰在演戲,入宮一探便知分曉!”

寧遠驚訝:“道長,你要進宮?”

墨林指著皇榜:“上麵明文邀請天下英雄協助查案,有何不可?”寧遠連忙擺手:“太危險,可能一去不回!”墨林輕輕揮動寬大的袖子:“那就一去不回吧!”正說著,有人悄然拍了拍寧遠的肩膀,回頭一看,那人已消失在人群中,而寧遠手中多了一張深紅色的信箋。

墨林瞥了一眼,微笑道:“江湖有事,總要告知一聲!”

寧遠攤開信箋細看,上麵寫著兩個字:請柬!

墨林微微一笑:“你們這武林中人,行事總愛講究氣勢,你覺得,這陣仗是誰擺出來的?”

寧遠搖頭:“難說得很,武林中多的是愛熱鬨的角色,每逢風波,都喜歡弄出些聲勢來。現在這江湖,冇點地位和威望,都不好意思出手。高手總是有排場的,身後有勢力支援,身旁有擁躉簇擁,武林中豎個名號,不論正邪黑白,見人就得亮出招牌,這就是規矩。”

墨林撇撇嘴:“真是世俗,倒不如痛飲一番。”

二人回到宏樓飲酒,宏武陵卻不在,不知去向何方。百裡太後的事件讓人心神不寧,陵陽城猶如熱鍋上的錦鯉,各種訊息紛至遝來,添枝加葉後端上餐桌,一出好戲就這樣上演。看戲的江湖客們杯盞交錯,每多一條訊息,就多了幾口閒言碎語,有的還喜歡誇大其詞,七八隻筷子同時刺入魚腹,把原本清白的魚肉攪得稀爛,隻剩下一個微張的魚頭,有苦難言,瞪大的眼睛滿是驚恐,又透著無儘的淒涼。

三日後,廣場上人聲鼎沸,四周酒館坐滿了彪形大漢,桌上擺著連環刀劍,滿臉鬍鬚的大漢豪飲壇酒,滿堂的嗝聲和黃牙;桅杆上掛著綠林豪傑,流星柺子橫跨街頭,走鋼絲玩火花,彷彿同命相聯的螞蚱;欄杆邊倚著白衣劍客,玉笛橫吹,錦衣華帶,俠侶們情意綿綿;屋頂瓦簷上趴著丐幫兄弟,破衣爛衫卻目光炯炯,手持腿骨,上麵掛著賣身葬父的字跡;遠處塔尖上,黃衣僧侶單腳禪定,頭頂棲息著白鶴,大道上旗幟飄揚,每個人走路都帶著風,各有各的風采。

酒過三巡,墨林和寧遠漫步街頭,雖渺小卻樂在其中。

寧遠感慨:“如今行走江湖,場麵必須夠大,有條件的話要和朝廷拉近關係,冇條件的就要爭取民心,總之,氣勢要足,才能顯得威風!”

墨林反問:“江湖也講究人情世故,這倒是新鮮,時代變了,果然今非昔比。你身為武林中人,以前都說江湖不管朝政,怎麼如今太後一死,江湖就起了波瀾?”

寧遠解釋:“現在的江湖,承載的是官家的舟船。這樣的江湖,商機遍地。你看那些樓上穿錦袍的俠客,隨手擲出的暗器,都是二品官員的象征呢!”

墨林眺望著欄杆邊:“那麼那些乞丐呢?他們又算什麼?”

寧遠微笑:“他們纔是真正的江湖,而且各大門派還未真正介入。北戎州地處蒼梧和西梁之間,蒼梧失守後,其戰略地位尤為重要,所以各路諸侯都有自己的盤算。不管是什麼打算,隻要有合適的藉口,他們就能大做文章。這百裡太後的事情,正好是個絕佳的導火索。”

\"忽視那些難以辨彆的真假,儘量避免無端言論。\"

墨林再次告誡寧遠,寧遠點頭表示理解,兩人來到紫金麒麟旁,墨林手背在身後,寧遠持槍守護身旁。

墨林問:\"這次武林大會,是何人發起的倡議?\"

寧遠答道:\"是鏢局之人,背後似乎有宮廷勢力,但確切詳情未知。據酒樓小二透露,是一群頭戴黑帽的豪傑,但他們是否英勇,我就不得而知了。道士,你不是想娶天下最美的女子嗎?不妨留意一下眼前的陵陽城,這裡也有不少女俠,個個貌美如花。道士你可以任意挑選,不必擔心遇到容貌不佳的。或許你不太涉足江湖,不知曉一點,相貌不佳的人,是無法在這舞台上立足的。\"

墨林對這種觀點頗感新奇,反問道:\"為何男俠冇有這樣的規定?你看這周圍,有多少麵目可憎之人?\"

\"原因很簡單,規則都是由男俠製定的。\"

寧遠狡猾地一笑。

墨林輕輕抿嘴,台上忽然出現一列牛皮大鼓,隨之而來的是壯碩的武士,他們高聲操練,聲音響徹四方,全場武林人士熱烈響應。一輛高大的轎子炫耀過市,從中跳出一位黑衣老者,身材魁梧,矯健如流星,穩穩落在麒麟微凹的頭部。

\"此人正是鏢局的領袖,狄江傾!\"

寧遠滿臉敬意。

台下呼聲如潮,高呼狄翁的名字,狄江傾抬手示意,瞬間全場寂靜。

狄江傾對此頗為滿意,開口道:\"各位,皇榜已公示三日,朝廷中發生了重大事件,武林人士不能坐視不理!\"

台下:\"狄老前輩有何吩咐,我們願為您效力!\"

寧遠低聲對墨林說:\"北戎國乃至天下的貨物流通,無論正邪,都需經過鏢局,所以各行各業都對其敬重有加。\"

墨林:\"人來人往,皆因利益驅使,這並不罕見。\"

狄江傾台上神色憂慮:\"太後此次遭遇困境,是北戎國的災難。如今紫宸國公身體欠佳,鄴王艱難維繫江山,太子心懷叵測被逐出宮,大禮官忠誠護國,實乃北戎國動盪不安的時刻,安危如絲,今日皇榜公佈,是為了尋找天下才智之士入宮麵見聖上,以查明真相,揪出罪魁,還世界以清明,天下以安寧!\"

寧遠聞言憤慨:\"人走茶涼,這傢夥真是口無遮攔!\"

墨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他的行為也可理解。不過他效忠於誰尚無定論,繼續聽下去,現在的武林集會竟然也講起了官話,真是有趣。\"

酒樓的欄杆旁,一位白衣劍客開口迴應:\"狄翁,今日各門各派精英齊聚,你直接說你需要何種人才,我們也好為你出謀劃策。\"

狄江目光深沉地凝視著欄杆:“這皇宮可不是隨便能涉足之地,皇家的紛爭也不是普通人能解決的。此案涉及多方勢力,無人能置身事外,主持正義。於是,紫宸國公吩咐太監總管賀公公向天下宣告,尋找一個清白的江湖人士入宮調查。

“然而,此案牽扯到宮廷秘密,複雜難言,真相關乎北戎國的命運走向。權力如今握在我們這些凡人手中,如果選錯人,北戎國可能頃刻瓦解,江湖的聲譽也將隨之煙消雲散!”

寧遠看向墨林:“聽上去輕鬆,一旦踏入宮門,萬一判斷失誤,恐怕就是喪命之局。道長,你真的打算去嗎?”

墨林回答:“若我說鄴王是罪魁,他必殺我;若指控溫侯俊,他也同樣會動手。若指認太子涼是幕後黑手,他們兩人皆大歡喜,朝廷穩定,我也無需喪命。在座各位看似被老人的高尚言辭打動,實際上心裡都跟我一樣思量。”

寧遠皺眉:“所以,皇榜昭告天下,隻是為了找個藉口進一步陷害太子涼,將所有罪責推給他,真正的凶手依然逍遙法外?”

墨林:“彆這麼肯定。理論上,太子涼確實難以擺脫嫌疑。朝廷想找的,隻是一個世故且聽話的棋子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