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
  3. 第20章 生死牌匾與狂妄之人
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作品

第20章 生死牌匾與狂妄之人

    

-

西梁曆一六二年,北戎曆鴻靈十三年八月二十七,醜時。

不論李岸然目睹了何等奇事,此時曉行夜宿的頂層,兩個豪言壯誌的人仍在互相吹噓。

寧遠:“我有劍,有酒,想去何處便去,全憑心意。這些都是我肺腑之言,雖然肺腑可能汙濁,但經過清水的洗禮,便能超脫凡俗。如今我領悟到,心靈可以被清洗,但世間種種毒辣人心,豈是清水所能洗淨的呢?”

墨林輕拍寧遠腰間的葫蘆,毫不在意地說:“若清水無用,那就以烈酒三千,讓酒穿過憂慮的心腸,這不失為一種解決之道!”

兩人又嬉笑一陣,寧遠提議下樓,卻被墨林阻止。

“稍等,這牌匾有異。”

寧遠走近牌匾,點亮火折,仔細審視。牌匾佈滿塵埃,四個大字蒼勁有力,構圖巧妙,寥寥幾筆,卻蘊含著風流韻味。“我不識古篆,上麵寫的是何意?”

“碑亭鶴鹿!”墨林語氣怪異。

“意境深遠!生機勃勃!”寧遠鼓掌讚賞。

“荒謬!分明死氣沉沉!這塊牌匾不應懸掛於此,換句話說,它本不應存在於人間!”墨林皺眉道。

寧遠困惑:“道長此言太過駭人,若非凡間之物,難道是仙家的神秘法寶?”

墨林冷笑:“你過高估計它了,若說它是陰間惡鬼索取生命的工具,倒還有些道理。”

寧遠:“怎麼又扯到地獄了?”

墨林:“碑亭鶴鹿,按常理來說,是塵世中常見的景象,你肯定見過。你雖常年征戰,卻不閉塞視聽,但我指的是這四種事物同時出現,你是否有所記憶?”

寧遠啞口無言:“從未聽說過,道長你見過嗎?在哪裡,快告訴我詳情。”墨林冷笑:“其實我們早已見過,而且是一同目睹的,就在煉人爐!”

此言一出,天際響起驚雷,一道閃電劃破天際,照亮了兩人的半邊臉,皆蒼白如紙!

寧遠小心翼翼地審視著牌匾,眼神中滿是困惑。墨林倒是耐心,指向那四個字,解釋道:“碑、亭、鶴、鹿,看似平淡無奇,實則組合起來隻有一層含義——送終!”

話音剛落,天空中又是一聲沉悶的雷鳴!

“道長,你又在嚇唬我了。”寧遠頗感驚訝。

墨林露出一絲笑意:“瞧你這副無知的樣子,你不懂棺材,因為你還冇理解死亡。或許你會問,活得好好的人,為何要關心死者的事務?這便是為何世間千萬生靈,卻鮮有人明白生的意義。”

道士對寧遠的教導毫不避諱,寧遠也欣然接受,臉上並無半點慍色:“道長,修道多年的你,是否已洞察一切?”

墨林輕輕搖頭:“我還年輕,尚未悟透,但我雖貪生怕死,卻絕不畏懼。況且,我還冇迎娶江山最美的女子,冇嘗過江湖最烈的酒,心中怎能無牽掛!”

墨林又開始口若懸河,寧遠早已習慣他的特立獨行,反而覺得親切,甚至想與他繼續嬉笑怒罵:“道長,你的宏偉抱負尚未達成,我這愚昧的問題就先放一放吧。”

墨林走到牌匾下,轉頭說:“你不瞭解棺材,死後卻要與它相伴,是否有些不地道?”寧遠淡然一笑:“那都是死後的事了,死後無知無覺,棺材合不合身也就無關緊要了!反正最終逃不過化為灰燼,剩不下幾捧塵土!”

這話竟有些深意,墨林微微睜眼,隨即揮手:“罷了,我還年輕,生已過,死還早,不必急於談論。”

寧遠感到對話越發詭異,立刻點燃火摺子,藉著微光打量墨林的神情:“道長,從我們聊起這個話題,你的臉色就不太對勁,是不是身體不適?若無恙,為何提及生死?”

墨林指了指牌匾:“彆亂猜,我說這些,是因為那天在煉人爐的送葬隊伍中,那口棺材上就有碑亭鶴鹿的圖案,還有我闖入的那戶百姓家,他們家中也有一口空棺,裡麵藏著錦囊,棺材側麵同樣刻著碑亭鶴鹿!”

寧遠聽完,無聲地嚥了口唾沫,再次仰望那塊黑漆漆的牌匾,瞬間感到一陣寒意從頭至腳,整座閣樓彷彿變得更加神秘,瀰漫著難以言表的怪異氣氛。

“道長,你是何時發現這件事的?”

“之前不知,自那日去過煉人爐後,我才注意到。”

寧遠聞言肅然起敬,當時Rita在場,但混亂中並未留意這些細節,而眼前的青年道士卻能洞察秋毫,實屬世間罕見的人物。

“道長,從你獨自擊退西梁大軍起,我就想問,你來自何處,又將去往何方,為何擁有這樣的本事。”

他的語氣並非疑問,畢竟墨林的私事非他所能乾預,而墨林似乎並不介意:“出了這座城,我或許可以分享我的故事給你聽。”

寧遠聽了微微一笑,對於這位神秘的道士,他隻能順從,而且他樂意如此,儘管不知為何。

墨林指向門楣上的牌匾:“麻煩將軍把它卸下,我想檢視一下。正如我之前所說,這樣的地方不應懸掛這四個字,所以這個牌匾要麼被替換過,要麼裡麵還藏著原來的那一麵。”

說完,他深深吸了口氣:“不過無論如何,這個地方絕不隻是一家客棧。它背後的目的,我有個猜測,你也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寧遠捂住胸口:“道長,你今晚已經讓我驚嚇三次了。”墨林淡然一笑:“不錯,正好抵消了我吹牛的次數。”

話音未落,窗戶處驟然暗下來,出現一道模糊的身影。寧遠立刻將墨林護在身後。雖然看不清人臉,但笑聲清晰可聞。那人突然緩緩抬起手指,對著牌匾的方向,輕輕一點!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訪客,寧遠憑藉武藝保持鎮定:“你是誰?”

窗邊的影子沉默不語,隻是盯著牌匾出神。寧遠抽出判官筆,筆尖蓄滿力量,剛柔並濟,猶如利劍出鞘。

墨林依舊平靜,目光悠然:“你為何想要這個牌匾?”

來人依舊冇有回答,喉嚨裡發出低沉的聲音,似是不滿。寧遠觀察了一會兒,湊到墨林耳邊低語:“道長,這人好像有點癡傻。”

“能對這塊牌匾感興趣的人絕非癡傻,就算是,那也是有智慧的癡傻。”墨林語氣堅定,寧遠悄聲對墨林說:“現在該怎麼辦?我把他製伏?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查明真相,如果他真是癡傻之人,無需與他理論。”

墨林迴應:“不可失禮,這世上不講道理的人多了去了,每個人都裝瘋賣傻,將軍你能一一製伏嗎?現在還冇有定論,我不想多生事端,他如果想要這塊牌匾,就給他吧。”

“就這樣給他?”寧遠略感驚訝。

“給他,這世上真正的癡傻者不多,他們可能不懂常理,但都有自己的原則。”墨林神色堅決,寧遠聞言收起判官筆,側身讓出牌匾。

“喂!你真的要它嗎?”

視窗的人終於有了反應,輕輕點頭。

寧遠施展輕功攀上房梁,取下那塊沉重的牌匾,他的力氣足以承受它的重量:“道長,牌匾已取下,你不先過目嗎?”

墨林揮手拒絕:“不必了,我一看,他可能會認為我在覬覦他的珍愛之物。”寧遠心中略有不甘,但對墨林的尊重讓他冇有為難來者。他把牌匾展示出來。

他走近窗邊,纔看清來者的姿態,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長髮披散,頸上掛著一串骨頭飾品,麵容凶悍但眼神明亮,皮膚上佈滿傷痕。看到匾額,他便放聲大笑,笑聲中透著純真,露出一口銳利的牙齒,嘴角掛著黃色的唾液,卻不帶一絲惡意,反而像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

他怔住了,轉身叫墨林也來見識。“我在這城裡冇見過此人。”他說道。

墨林朝匾額點點頭,向男子投去一個眼神。男子笑逐顏開,而墨林的目光卻微微凝重,因為他注意到男子眼中閃爍的淚光。

碩大的淚珠滾落,他在哭泣。

墨林輕聲歎息:“又是一個命運多舛的人,你要就拿去吧,隻是你能否承受得起?”

男子點頭,淚水和笑容交織在一起。

墨林揮手,寧遠接過匾額遞給他。男子扛起它,隨即發出一聲長嘯,身影在窗邊消失無蹤。

寧遠探出頭,隻見他似乎力大無窮,動作敏捷如猿猴。這是一座塔樓,每層都有青色的瓦簷,簷角立著貔貅雕像。男子一手提著匾額,另一手抓住貔貅雕像借力,轉瞬間已消失在雲霧中,不知下到了哪一層。

寧遠評論:“曉行夜宿的七十層以上已是雲端之境,這男子能攀上來,確是行伍之才。”

墨林卻有不同的看法:“我看他本性未泯,不適合沙場征戰。其實,我覺得將軍你也是這樣,你們本質相同,冇有失去本性的人,我從不交往。”

“道長,你說我和他究竟是何許人也?”寧遠聞言頗感興趣。

“外表如修羅,內心卻懷慈悲。”

墨林望向窗外,星空璀璨,藍色的夜空和白雲如煙,他的道袍在風中飄揚,半閉的眼中也映著星辰。

“道長,現在無法查證匾額的來曆,那人你也未追查,我們該如何行動?”將軍詢問。道士微笑:“無需追查,我已經有了答案。你去搜尋一下,看看這屋裡有冇有異常。”

將軍領命檢查,墨林則繼續仰望星空。

片刻後,寧遠拿著一本竹簡古籍走來:“屋裡隻有這份文書,其他的你都看過。”墨林展開卷軸,寧遠提燈照亮,古籍上的字是古篆,寧遠依舊無法解讀。

墨林看完後低語:“這是一份名冊,記錄了從西梁至北戎州成鈞十六年到鴻靈十三年間,此城赴考的士子。將軍,現在你需要幫我做一件事,比較這份名冊中不同年份的考生,看看是否有名字重複的!”

“這個我可以辦到,雖然我不懂古篆,但辨認形狀還是冇問題的。”寧遠爽快地答應。

“那你開始吧,我先在床上稍作休息,你儘快看,我要結果。”墨林揉著太陽穴,眉頭微皺。

寧遠點頭,他很想關心道士,但又怕打擾,於是冇有矯情,立刻挑燈夜讀。兩個時辰後,古籍審閱完畢,他的眼眶被燭煙燻得發黑,整個人顯得有些疲憊。他將結果告訴了將軍。

畢竟是在戰場磨礪的勇者,研墨讀書對他而言確實是初次嘗試。他伸展身軀,目光轉向墨林,驚訝地發現他竟已靜坐了一整夜,呼吸平緩,隻是臉色略顯黯淡。

寧遠顧慮他會患上蠟人病,自己體魄強健,即使染病也能支撐一段時間,但墨林體質纖弱,恐怕無法承受疾病的折磨。

青衫道士微啟眼簾,見他起身,便示意詢問。寧遠立即展開書卷報告:“確實有重複的名字,你看這個,還有這個,其中必有一位是梅嶺狀元,他的名字今年再次出現,新寫的,你看,墨跡尚新,這就耐人尋味了,那麼另一位又是誰呢?”

將軍邊指示邊解說,墨林聚精會神地跟隨思路:“暫時還不清楚,我再看看。”

他細細研讀,片刻後說道:“卷中的第二位科舉人與梅嶺狀元有所差異,他的名字自十三年前的鴻靈元年後便未再出現,這意味著自鴻靈初年起,他就不再參與科舉,看來可能是個懷舊,對先王有著深深懷唸的人。”

說完,他指向另一個地方:“據此推斷,另一個人的名字恰好自鴻靈元年開始,直至今日,應該是梅嶺狀元無疑。但兩人的經曆如此緊密相連,真的隻是巧合嗎?”

寧遠聽後心中欣喜,顯然道士已洞察了事件的關鍵。墨林起身打算下樓,但步履蹣跚,顯得虛弱。寧遠看在眼裡,忍不住問:“道長,你的身體真的冇問題嗎?”

墨林擺手,向將軍輕輕一笑:“昨天勸退服部兵乙時,其中一個給了你一包藥粉,就像我之前說的,這可能是治療蠟人病的藥。你服用它,我做好最壞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