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007章 常洛生病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007章 常洛生病

    

-

[]

金翅虎的主人,老太監悵然若失噤似寒蟬,在桌子上扔了五兩碎銀子,反剪起雙手,一聲不吭地離開了。

這場鬥促織的贏家,黑寡婦的主人身邊圍著十幾個宮女歡呼雀躍起來。她們把碎銀子分為兩半,一半歸贏家,另一半歸贏家的小姐妹們。朱由校看著看著明白了。

【原來他們是在賭錢啊。】

想到這裡,朱由校仔細打量了這位得勝的姑娘。她十六七歲年紀,眉如新月,膚如凝脂,彆了一個高高的髮髻,一朵殷紅的玫瑰斜插其上。這是他在大內見過的最美的宮女。

“這位宮女,你贏的賞錢為何分給其他人啊?”皇長子發問。

“回殿下,婢子需要湊足五兩銀子的賭資才能與人鬥促織,奴婢自己的錢不夠,全靠姐妹們幫忙。”

“原來是這樣,你叫什麼名字啊?”

“回殿下,奴婢叫張織月,弓長張,織女的織,月亮的月。”

“你是哪裡的宮女啊?”

“奴婢是服侍劉太妃的宮女。”

劉太妃是萬曆皇帝身邊最早的妃嬪之一,今年已有六十四歲了。

皇長子還想繼續問話,太監魏進忠提醒道:“小主子,天色已經晚了,咱們應該回慈慶宮了。”

朱由校往外一望,太陽已經落下山了,天已經黑了。

“我們回去吧。”

剛進慈慶宮的大門,太監劉時敏在門口焦急地等候,看見皇長子前來,他立馬高聲喊道:

“殿下,快點去皇上的寢宮吧,大事不好了,陛下暈倒了。”

“什麼,父皇暈倒了,父皇生病了嗎?”朱由校裝作擔心的問道。

“是啊,殿下。皇上今天下午就龍體欠安,已經找醫官陳璽等人入宮診病了,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讓我找你急速回宮見聖。殿下快回去吧!”

朱由校馬上回皇帝寢宮見駕,進入殿內,未及叩拜,先看視仰臥在榻上的泰昌皇帝,隻見朱常洛頭纏杏黃色軟緞折角頭巾,身穿白色絳紗睡袍,時當夏秋之交,但在齊肩以下還蓋著厚被。西李在旁邊侍奉湯藥。

“校兒,你來看父皇了。”朱常洛虛弱的對朱由校講話。

“拜見父皇,父皇您身體怎麼樣了?”朱由校這才反應過來,行叩拜大禮。

“免禮平身,父皇身體不太舒服,太醫都不中用,也冇開出什麼好方子來。你最近在做什麼呢?”

“回稟父皇,兒臣最近在宮中讀書。”

“讀書好啊,讀書好。你回去吧,父皇要休息了。”

“父皇好好休息,兒臣告退。”朱由校離開了乾清宮。不久,先帝的愛妃鄭太妃來到乾清宮拜見皇帝。朱常洛聽說是她,心有不悅,但他性格軟弱還是見了。

“拜見陛下。”鄭太妃向朱常洛行禮。

“免禮平身,太妃找朕有何事啊?”

“哀家希望陛下能像神宗皇帝遺詔那樣,冊立哀家為皇太後。”

“這不太合適吧?”

“皇上,有什麼不合適的,太妃是先皇下遺詔要封為皇太後。按照遺詔辦,不就是向天下人表示自己的孝心嗎!況且前幾天鄭太妃還給陛下送了八個美女呢,即使以前有什麼隔閡,現在也該煙消雲散了吧。”朱常洛身邊的西李突然發話道。

朱常洛是一個很容易聽枕頭風的人。他決定把這個事情推到朝會上去處理。

“那好吧,朕會在朝會上宣佈冊立太妃為皇太後。太妃你還有彆的事麼?”

“陛下,哀家還有一個請求。哀家建議陛下立李娘娘為皇後。李娘娘端重、美麗、性格剛直、遇事嚴明,又陪伴陛下那麼多年,是立為皇後的最好人選。”

“這個我在考慮考慮吧。”

西李還想和皇帝撒嬌,朱常洛說朕要休息,溫言細語的把她勸走了。朱常洛雖然說自己休息,實則不然。儘管身體虛弱、大病在身,他還是服用壯陽之藥強撐著找了兩個美女來服侍他,否則就一刻也不能入眠。

次日,是萬壽節,是皇帝的生日。本當隆重慶祝,但是朱常洛連下地的力氣都冇有了,因病傳免,僅派官祭祀明成祖長陵等陵。

八月十二日,皇帝帶病到文華門視朝。

群臣一見皇上的病容,皆大駭。想當初,皇上登基的時候,步履穩重,滿麵春風,身體健康。現如今,聖容頓減,體態消瘦,精神萎靡不振。

“眾位愛卿,朕今日有一件要事,先皇臨終前曾命我封鄭貴妃為皇太後。今日大家議一下皇太後冊封典禮的具體日期吧。”

聽皇上說完,禮部侍郎孫如遊,立刻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他大聲講道:

“陛下,萬萬不可封鄭貴妃為太後。以元配的身份被冊封為皇太後,這符合典章製度;以嬪妃的身份被冊封為皇太後,是根據後妃生下皇長子的大義。所以以往曆朝曆代,每個君主都有他寵愛的嬪妃,但最終以迴避寵愛之名而未有冊封嬪妃為皇後的事。鄭貴妃賢惠而又通曉禮儀製度,不按著名分冊封鄭貴妃,一定不是她心中所願;將此事載入史冊,傳之後世,流毒無窮啊!再說,冊封太後是先帝的失言,將先帝的失言公佈於天下,非為孝也。《中庸》稱達孝為善繼善述,義可行則以遵命為孝,義不可行則以遵禮為孝。臣不敢奉命。”

朱常洛心想幸好把這件事拿到朝堂上講,要不然還真的不好拒絕鄭太妃的糾纏。

“禮部侍郎這番話真是老成謀國之言,朕就做定奪了,鄭貴妃封太後的事就停了吧。”

“皇上聖明!”大臣們齊聲說道。

下朝以後,皇帝靜養,太醫院每天都派太醫為他看病。朱常洛的病冇有任何好轉,反而加重了。

八月十四日,皇帝知道自己身體病重,下詔令“冊立朱由校為東宮太子,在下月初九舉行典禮”。這一日,崔文昇帶著藥來拜見皇上。

崔文昇原來是鄭貴妃宮中的親信太監,常洛即位後,他被提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掌禦藥房太監。

“陛下,奴崔文昇給您老人家治病來了。”

“太醫院每天有兩位郎中在這裡當值為朕治病,須臾不得離開。你來作甚?”

“陛下,太醫院的郎中,十個倒有九個是藥呆子,開出的湯頭吃不死人,也救不活人。京師向來有句諺語,道的是‘翰林院文章、武庫司刀槍、光祿寺茶湯、太醫院藥方’,這四句話專諷刺名實不符。所以,這太醫院的藥方,咱心裡頭始終存著疑。”

“你這麼一說,朕也覺得這看病的太醫平庸,耽誤朕的病情了。”

“所以啊,奴崔文昇也是通曉醫術,讓我給陛下您治病,保證藥到病除。”

“那好吧!”

崔文昇以掌禦藥房太監的身份向皇上進通利藥——大黃。朱常洛服後大泄不止,一晝夜起來三四十次,精神自是委頓,癱倒在床。

新君剛剛即位半個月就不能再理朝政了,這可急壞了內閣的幾位閣臣,因為每天由六部及各省督、撫呈上的奏摺不下數百件,其中有不少是急待辦理的,皇帝病倒,不能進行硃批,隻好壓著不辦。內閣首輔方從哲開始時倒還沉得住氣,但幾天以後也感到坐不住了。

八月十六日,本來應該是皇帝親朝的日子,因為病重不能起來。內閣首輔方從哲入宮麵見聖上。方從哲行叩拜大禮,虛弱的朱常洛先開口說的話。

“朕幾個晚上都睡不著覺,每天喝的米粥都不到一盂。朕現在頭暈目眩,四肢無力,都不能下床走步。”

“陛下聖體未愈,還希望您清心寡慾,以葆元氣。臣請求讓皇長子殿下待在慈慶宮,不要隨便離開。選擇老成忠厚的太監照護,以尊國本,平輿論。”

“好,準奏。”方從哲跪謝後就離開了。

八月十九日,皇帝下詔任命何宗彥、劉一燝、韓爌、朱國祚、葉向高為內閣大學士,參與機密政務。現在內閣首輔是方從哲,大學士劉一燝和韓爌到任,其餘新增的三人都在原籍,不在京城。

八月二十一日,朱常洛召太醫院內官診病,賜庫銀六十兩。皇帝服了太醫院醫官開的藥以後,病情也冇有變好。領班的禦醫跟方從哲關係很好,給皇帝診治完就到內閣通知方從哲聖上的病情。這位禦醫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平日與方從哲交往很深。所以說活毫不隱諱,剛—見麵就壓低了聲音說:“上頭的病不妙。”

方從哲有些疑惑地說:“聖上還不到四十歲,怎會病成這個樣子。”

老太醫搖了搖頭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皇上精損過重,常言道‘壽命之本,積精自剛’,所以太醫們一向使用固精建中之類的藥物,為的是漸複其真陰之不足。這類藥物本是慢工,豈能神仙一把抓?”

方從哲從老太醫的埋怨中已經感到不妙,不覺脫口問道:“莫非不好辦了?”

老太醫歎了口氣說:“如果不再亂用庸醫,隻以活血生精之藥調理,還是有望的,隻怕……”

方從哲趕緊接過來說:“我當進宮勸諫,請皇上按太醫院的醫案凋養。”

老太醫拱拱手說:“多蒙大人信賴。”說罷匆匆告彆回太醫院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