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068章 抵達天津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068章 抵達天津

    

-

[]

運河邊上的店掌櫃跟這位年少多金的公子說了很多當地的民情文化,聊完天,他收到令他十分滿意的酬謝——客官扔在桌子上的銀子。

朱由校給完店家謝禮,花錢雇了二十幾匹快馬,帶著二十幾個錦衣衛隨從奔向了附近的村落。形勢比朱由校預想的要嚴重,他去的這個村落基本上都是自耕農,而且已經出現了兩成的村民逃荒現象。

經過親自詢問,朱由校知道雖然有兩成的村民逃荒,但是當地的胥吏還是要征收十成的賦稅。有的整個村落都是屬於某個豪門地主的私產,那他們完全就是佃戶,根本不需要像自耕農那樣交稅。不管稅收的少還是多,最吃虧的都是這些繳納大部分稅款的自耕農。

根據穿越者的瞭解,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曾經有效的解決了財政問題,但現在卻不管用了。

一條鞭法規定:把原來眾多的賦役項目化繁為簡,或賦稅和勞役各自合為一條,或賦役合為一條;徭役一律征銀,取消力役,由政府雇人應疫,役銀的編派按各州縣當地人丁和田地所產出的稅糧征收。

這項政策改革簡化了賦役的征收項目和手續,它使賦役合併,以田為綱,以銀代役。一條鞭法的施行,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負擔,也遏製了官吏舞弊現象。

然而,一條鞭法的正常運行需要先清丈田地。隻有通過清丈,田有定數,賦有定額,才能改變稅糧負擔不公平的狀況。

現在呢,一條鞭法雖然仍在實施,但隨著官僚政治的日益**,一條鞭法也很快走了樣:地方官僚對百姓條鞭外加勞役、賦稅外加賦稅的行為日益增多;地主豪紳隱田匿稅越發猖狂;宮廷、宗室奢侈浪費;邊疆危機再度出現,國家財政支出迅速增大,等等。這些因素使國家財政陷入嚴重困境。

今天的微服私訪,皇帝有了很大的收穫,這也證明瞭他出遊的必要性。在客棧睡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吃完早飯,朱由校一行人又重新上船趕往下一個港口——天津武清。

武清縣,是華北最古老的縣之一。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縱貫武清。古書有載:“潞水繞其左,渾河衍其西,北拱神京而層巒迭障,南窺潭海而萬物朝宗。當水路之衝衢,洵畿輔之咽喉。”

正是由於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從武清縣再往前走就是大名鼎鼎的天津衛,朱由校在武清吃了頓飯,打聽一下當地的民情,冇有什麼值得逗留的事,就直接上船到天津衛去。

朱由校到各個地方遊曆,都是提前做好準備的。他的禦船上放著好多各地的文獻資料。明建文二年,燕王朱棣在天津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朱棣成為皇帝後,為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

天津位於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彙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天津在明代是一處物流中心,北運河和南運河彙入海河的三岔河口,是漕糧河運和海運彙聚之處。三岔河口往北,地勢高亢,地域開闊,成為屯儲漕糧的極好地方。在天津有一個“百萬倉”,可以儲糧一百萬石,由天津衛派兵戍守。

皇帝一行人來到天津碼頭,下船時還是上午,還冇到午飯點,朱由校就直接帶著二十幾個錦衣衛去看一看“百萬倉”管理的怎麼樣。本來是有幾個大兵看管著糧食倉庫的安全,不許閒雜人等靠近。錦衣衛千戶王陽武扔了塊碎銀子給看守的兵丁,朱由校就被允許進入瞧一瞧“百萬倉”的裡麵,可以瞧個新鮮,但什麼也不許碰。

進去一看,糧倉的管理讓朱由校大失所望。在天津轉運糧食的倉庫非常簡陋,幾乎等同於露天放糧,不少糧食都受潮了。

皇帝身邊的太監曹化淳,陪著朱由校逛三岔河口邊上的倉庫,逛了能有一個多時辰。曹公公眼見著皇上的臉色越來越不好看,時間又到中午飯點了,他小聲提醒朱由校:“陛下,咱們該出去吃午飯了,再逗留在這裡,被管這裡官員看見了不好收場。”朱由校心想也是,漕運問題不是簡簡單單一天就能解決的,要從長計議。

朱由校帶著他的這些護衛到天津城的大街上溜達,找飯館吃飯。現在是夏天,正當漕運發達的時節,運河裡漕船從遠處徐徐駛來,檣杆帆影連綿達幾裡長,望不到頭。船魚貫而入,船首有標明地方的字牌,上麵載滿來地的土特產。

天津衛裡人多了起來,這其中有南來漕船的運丁,北來駝隊的商旅,更多的則是像候鳥一樣前來覓食的扛夫、車伕、縴夫和縫窮的、掃街的,當然也有賣藝的、討飯的、做小買賣的等等。朱由校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看著運河岸邊營生百態的店鋪。

皇帝一行人找到了一間最大的酒樓,就挨著驛站旁邊。這家酒樓是歇山頂,雕梁畫棟,極其的豪華氣派,名字叫“悅朋樓”。朱由校一進門,見樓下熱鬨嘈雜得不堪,不禁皺了皺眉頭,說道:“夥計,你們樓上有雅間嗎?”

“有雅間,這位公子爺,請跟我上樓。”小夥計滿臉堆笑地說道。隨後朱由校一行人跟著夥計上樓,來到了一間空間很大裝修很精緻的雅間,打開窗戶就能看到運河的景色。

“公子爺,你要吃點什麼?”

“津門的特色菜,全都給我上一遍。”

“好嘞,客官,小店這就給您準備。”

不多一會兒,這家酒樓給朱由校上了他們店裡的特色菜“四珍”。

“四珍”即鐵雀、銀魚、紫蟹、韭黃。鐵雀是麻雀的一種,捕捉後用油烹,是下酒佳肴。銀魚是一道美味河鮮,最常見的吃法是用銀魚蘸蛋清,置於油中炸熟,做“銀魚坨”,吃到嘴裡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味道。紫蟹是蟹的一種,體積小如銅錢,雖然個小,但蟹黃飽滿肥美,在吃麪條時,湯中新增了蟹黃就增價十倍了。韭黃炒雞蛋更是一種雖普遍但又十分可口的佐餐小菜。

光是“四珍”並不能滿足朱由校這個吃貨皇帝。天津地處河畔海邊,百姓喜食魚蝦海鮮,有句俗語是“吃魚吃蝦,天津為家”,因此津菜的傑出之作大多是以魚、蝦、蟹為原料的。比如說煎刀魚、煎鰱子魚、蒸魚、蝦仁燴豆腐、螃蟹羹、溜魚片、扒海蔘等等。

這頓海鮮河鮮大餐吃得朱由校一行人心滿意足。正當他們大快朵頤之時,樓下卻傳來吵架的聲音。

“告訴你們掌櫃的,以後每個月交二百兩銀子到我們月鯊幫。不交的話,我讓你們客棧開不下去。”一個衣著破爛,凶神惡煞的大漢衝著店裡的小夥計大吼。

“以前不是交一百兩嗎,怎麼現在又漲了?你們月鯊幫還有冇有王法了?”冇等店裡的夥計回話,悅朋樓的掌櫃從樓上下來迴應這名惡漢。

“呦,嶽掌櫃,今兒氣色不錯,銀子冇少賺吧!既然銀子冇少賺,從明天開始,每月的一千兩貢銀就乖乖交上來吧。”

“你們不要太放肆了,逼急了我去報官,你們月鯊幫一個個都吃不了兜著走。”

“嶽掌櫃,你在說什麼胡話呢,我們月鯊幫逼你交錢了麼?明明就是你心甘情願的給我們交錢。報官有個屁用,我們月鯊幫又冇有違法。一句話,這錢你們是交還是不交。”

“不交。”

“好,好,好。你明天等著吧。”這個來砸場子,滿臉凶相的大漢氣鼓鼓的走了。留下的掌櫃滿頭大汗,神情恍惚。

朱由校一行人目睹了整個過程,他問店裡的小夥計:“月鯊幫是做什麼的?怎麼還管你們要如此多的錢財?”

“做什麼的,月鯊幫就是本地的流氓混混、地痞無賴。平日裡就是乾些訛詐錢財的無恥行徑!”

聽到這些民間的醜惡現象,朱由校覺得很有收穫,這些資訊在朝堂上是獲取不到的。

夥計看著朱由校若有所思的表情,怕把客官嚇跑,連忙安慰朱由校說在酒樓裡還是很安全的,月鯊幫不敢輕舉妄動。朱由校微微一笑,繼續享用美食。吃完這頓午飯,朱由校帶著隨從去逛街。月鯊幫的幫眾非常幸運,冇有遇到想故意找茬的皇帝大人。

時間到了晚上,街道兩旁的鋪麵已經是燈火輝煌了,幌旗飛舞,金匾高懸。行人縷縷行行,吆喝聲此起彼伏。酒樓飯店裡飄出的是誘人的香氣和悅耳的鍋勺聲響,還有絲竹伴著歌伎的靡靡之音。朱由校想不到天津衛的夜市,竟然比北京的鼓樓大街還熱鬨一些。

逛了一天,朱由校覺得身體有些疲憊。晚上又回到悅朋樓下榻休息,他準備明天再在天津遊玩一個白天,冇遇著大事的話,明天晚上就上船前往下一個城市。二十幾個錦衣衛也入住這個客棧保護皇帝的安全,就這樣度過一個平靜的夜晚。

第二天清晨,朱由校起了個大早。他從酒樓裡出門的時候,聞到一股惡臭。朱由校轉頭一看,一個濕漉漉的死去的小孩掛在酒店的牌匾旁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