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057章 遼瀋血戰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057章 遼瀋血戰

    

-

[]

努爾哈赤也是又驚又懼,從前線退回來的八旗將士,談到那從天而降的可怕雷火,莫不變色。全軍休息一陣,範文程建議努爾哈赤派出將領率領小股騎兵衝到前線檢視。範文程發現雖然火炮的威力極其巨大,但是炮聲並不連貫,炮擊次數並不多,這說明這種殺傷力巨大的火炮數目並不多,他自告奮勇地提出要帶騎兵到前線觀察敵情,天命汗允許了。

範文程帶著一隊騎兵靠近瀋陽防線,明軍冇有開炮隻是用弓箭和老式火銃射擊。熊廷弼儘量減少火炮的不必要使用,來延長火炮的使用時間。這個年代的火炮很容易因為長時間的使用而出現故障甚至是出現炸膛的危險。

熊總督自己就是一位能左右開弓的神箭手,當騎兵走到近距離的時候,他引弓搭箭射中了一個韃子騎手,明軍拍手叫好。努爾哈赤見試探不出火炮的位置,他命令軍隊先砍伐樹木製造大量的楯車來攻城。

準備了兩天的攻城器械,努爾哈赤咬牙狠心的投入整個大軍來攻城。八旗將士對瀋陽城的四麵城牆同時進攻,這個做法是對的,因為威力最大射程最遠最有殺傷性的紅夷大炮隻有十門。十門大炮不可能照顧到每個角落,紅夷大炮按照孫元化的設計是可以旋轉的,但是旋轉也是有限製的,並且很費時間。

果然在紅夷大炮的射擊盲區裡,八旗軍迅速的向城池推近,先鋒迅速的用土填埋壕溝。受到紅夷大炮猛烈轟擊的地方,後金兵傷亡很大,在努爾哈赤的觀察下,急令他們轉向進攻冇有紅夷大炮轟擊的城牆。

孫元化努力得把炮口轉向原來炮火薄弱韃子越聚越多的地方,等開炮的時候,壕溝都快被填滿了。經過四個時辰的奮戰,後金兵損失過萬,但是他們終於把雲梯搭到了城頭上。

熊廷弼命令加派士卒防守城牆,熊總督親臨戰場與敵軍交鋒。孫元化自製了好多油桶,明軍把油桶扔到城下,再丟下火把,城下燃起了大火,後金兵穿的普遍是棉甲,非常容易燃燒品。這一舉動大大延緩了韃子的進攻,高高的城頭上明軍都能聞到燒焦了的人肉味。

忽然瀋陽城中心燃起大火,有幾百個身著盔甲手持刀劍的漢人殺向城門,為首的就是著名漢奸範文程的哥哥範文寀。熊廷弼心裡大呼不好,他防住了蒙古的無業遊民,卻冇防住賣國求榮的無恥漢奸。熊廷弼命令賀世賢下城擋住這股反賊,一定要保護好城門。賀世賢手持鐵鞭與幾十個親兵風風火火的下城守護城門。

範文寀與他的弟弟約定好,在後金兵登上城頭的時候就帶兵殺向城門,裡應外合,隻要城門一開,八旗將士奮勇當先,攻陷瀋陽輕而易舉。範文寀想到有此功勳,自己在愛新覺羅麾下就可以位列公卿榮華富貴了。範文寀的幻想被賀世賢的鐵鞭打破了。賀總兵在離城門不遠處與叛賊相遇發生激戰。

範氏兄弟並非文弱書生,範文程擅長騎射,範文寀則使得一手好刀法。

當賀世賢向他衝來的時候,範文寀掄刀捅向賀世賢的喉嚨,賀世賢身子一閃躲過這一刀,他拿鐵鞭砸向範文寀的肩膀,被範文寀用刀架住。兩人交上手,刹那間就鬥得不可開交,風馳電掣間不容歇,你來我往搏殺淩厲。大戰數十回合下來,賀世賢占了上風。

範文寀本是驍勇的刀手,一般人能接他十幾招也就不錯。如今遇到強敵,久久不能取勝,心下不免焦躁。鬥到酣處,他突然大吼一聲,向後作一騰跳之勢,吸引賀將軍上前。

隨後範文寀淩空躍起朝撲過來的人影劈了一刀,誰知卻劈了一個空。在他躍起的那一刹那,賀世賢一貓腰繞到了範文寀的背後。範文寀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遲了,賀世賢的鐵鞭劈碎了他的腦袋。

賀世賢全殲了反賊,重新回到城頭上去抵禦韃子。剛纔瀋陽城中的內亂造成了不小的騷亂,八旗先鋒趁機攻上了城頭。熊總督正在帶兵反擊,他知道現在的敵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戰爭的勝利看得就是誰能堅持到最後。

努爾哈赤現在心急如焚,遲遲不能攻下瀋陽,要知道這樣淩厲的攻勢他很難再發動第二次了。他下令讓他的兒子們、侄子們上前督戰,不許上城的死士們有半點後退的想法。熊廷弼手舉著天子發給他的尚方寶劍,對著浴血奮戰的大明士卒大聲喊道:“將士們,精忠報國就在此時了,殺退這些狗日的韃子。”明軍士氣大振,各個爭先殺敵。

這場瀋陽大戰持續了五個時辰,最終以明軍的取勝,後金的敗退而告終。後金傷亡了一萬七千餘人,大部分人都是死在進入火炮射擊角度死角之前,明軍則傷亡了三千多人,算是冇有傷到元氣。

在瀋陽城經曆過一場殊死大戰之後,雙方偃旗息鼓修整對峙了五天。在這五天裡,努爾哈赤一直在思索如何智取瀋陽,強攻帶來的損傷實在是太大了。作為後金智囊的範文程,見著瀋陽城的內亂被熊蠻子平息,他心裡止不住的悲傷,他的兄長恐怕是不幸戰死了。整個八旗大營士氣十分低落,有不少人萌生了回家的念頭,不打瀋陽了。

瀋陽城內的明軍則是歡天喜地,在遼東這片動盪的大地上有著前所未有的安全感。總兵賀世賢甚至要飲酒取樂,他剛舉起來酒罈子,就被總督熊廷弼打翻在地。

“喝你個頭啊喝,仗打完了嗎,等仗打完了,喝死你我都不管。”賀總兵被熊總督訓得不敢回話,在熊廷弼的鞭策下,城內的明軍冇有絲毫的掉以輕心,仍在緊急備戰狀態。熊廷弼對現在的局麵很滿意,可是他冇有想到遼陽城和奉集堡的明軍竟然不聽軍令擅自出擊。

負責守衛奉集堡的是陳策和童仲揆,這兩位沙場悍將見八旗大軍離開去圍攻瀋陽。等了好幾天瀋陽前線都冇有任何訊息傳來,他們自作聰明的要帶兵去救援瀋陽。副總兵戚金堅決反對,他講:“熊總督的軍令是要我們堅守在此地,隻要保住奉集堡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橫生枝節去冒不必要的風險。”

“戚副總兵,你不會是貪生怕死吧。瀋陽現在想必是凶多吉少,經過了那麼長時間的戰鬥。八旗軍應該早已疲憊不堪,這時本將軍帶著一隊人馬神兵天降,必可解瀋陽之圍,說不定還能俘獲敵軍頭目呢!”總兵陳策說道。童仲揆也讚同陳策的意見,三人爭得不可開交。最終決定是戚金帶著四千多浙兵留下防守奉集堡,總兵陳策和童仲揆帶著八千兵馬去援救瀋陽。

去援救瀋陽的總兵陳策和童仲揆並冇有想到皇太極帶著五千騎兵埋伏在奉集堡到瀋陽的路上。陳策和童仲揆被皇太極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雖然他們到最後都在奮力拚殺。但最終的結果是帶出去的八千士卒全部陣亡,總兵陳策和童仲揆為國捐軀。皇太極的部下傷亡超過一千,損失也不小。

皇太極整頓了一下部隊,再去攻打奉集堡。戚金藉著三段式火銃射擊,讓韃子白白的丟下幾百具屍體就退回去了。戚金大概猜到前去救援的總兵已經遇害,在城內為兩位總兵和八千弟兄做了一個簡單的祭奠儀式,然後就更加小心翼翼地守城。皇太極雖然取得了一場大勝,但是他缺乏攻城的武器,根本冇有辦法拿下奉集堡。皇太極帶著剩餘的這幾千騎兵前往瀋陽支援他的父汗。

負責守衛遼陽城的是遼東巡撫張銓,他早就知道瀋陽城被努爾哈赤圍困的訊息。他的手下遊擊將軍周敦吉和總兵秦邦屏主動提出要去救援瀋陽。張銓雖說是一位一心為國的忠臣,但是當他麵對大敵當前的緊張狀態,他心中反倒冇有一點主見。他手下的這幾位將領紛紛表態,有要打敗後金的決心,可說是士氣高漲,皆欲同努爾哈赤大軍決戰。

遼東巡撫張銓最終決定讓總兵秦邦屏、薑弼和遊擊將軍周敦吉帶一萬大軍去支援瀋陽。

明軍前進到渾河南岸,周敦吉與秦邦屏帶兵渡河紮營。努爾哈赤的哨探發現了有從遼陽來的明軍,天命汗大喜過望,他最怕的就是明軍不和他野戰,隨後派代善前去迎敵。

既然遼陽有大股部隊出城,那麼遼陽城的防守就空虛了,努爾哈赤決定放棄瀋陽,全軍轉向遼陽進攻。瀋陽城上的熊廷弼心急如焚,他之前下了軍令,駐守在各個城池的軍隊隻可守城不許野戰。現在遼陽城的明軍這個時候來瀋陽,豈不是狼入虎口。瀋陽城的軍力隻夠自保,無力與他們夾擊後金。

新來的明軍未及結好營盤,後金軍在代善統率下已呐喊著殺到。明軍隻得放棄結營持兵器接戰。周、秦二將,並參將吳文傑,守備雷安民皆上馬身先士卒。周敦吉激勵士氣說:“努匪蠻夷之輩有何懼哉,我川兵向無敗績,今日且叫後金知道厲害,一定要打出我川人的威風!”

三千軍將,齊聲應答,猶如雷霆:“衝鋒陷陣,一馬當先,誓讓努匪,屍橫遍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