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026章 料理舊案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026章 料理舊案

    

-

[]

泰昌元年,九月二十九日。皇帝到皇極門臨朝親政。

大明天子下旨,將神宗顯皇帝、孝端皇後安葬在定陵,將孝靖皇後遷葬到定陵。

由於浙黨的彈劾,皇帝派錦衣衛重查李三才盜皇木的舊案。

這幾日,朱由校看完了李三才的檔案,大致瞭解了前因後果。

萬曆四十二年,河南道禦史劉光覆上疏朝廷,揭發李三才盜皇木營建私宅。說李三才的家居室連雲,麵積大的猶如半個城市,所用木料都是奉旨差官上供給皇家的木頭。

李三才上疏為自己聲辯,指出劉光複是宣黨領袖湯賓尹之流的至親密友。這種指責明顯帶著黨爭色彩,然而並不能證明李三才自身的清白。

當時的工部右侍郎林如楚以主管官員的身份向神宗指出:“官木散失有因,言官指摘有據。”

萬曆四十三年正月二十二日,林如楚遵照神宗的旨意,會同科道官員,前往通州通惠河灣中李三才住宅查勘。查勘的結果是:

李三才的住宅,園林瑰麗神奇,建築崔巍廣大,氣勢豪奢鋪張。隨同查勘的商人一致認為家眷所居樓房是用了大量的木頭,而房屋左麵的地基,各商人均認為是畏懼查勘臨時拆毀。經查驗,大多是南方杉木。李三纔沒有購買如此大量木頭的票據。屋後迤邐約半裡許,有一座花園是當年皇木廠的廠基,因此李三才侵占皇廠。而李府的二門至大門之間,原為廣福寺香火地,是戶部倉庫地基,李三才又多了一條侵占官產的罪名。

林如楚鑒於情況屬實,希望皇上下旨,由刑部對李三才盜用皇木、占用皇木廠廠基二事嚴加審問。

神宗批準了這一奏疏,下旨由法司會審李三才的案子。會審的哪天,法司僅抓了李三才的幾名家奴審問。會審後,刑部奏報皇上,除了對李三才的家奴驗明正身依律究擬外,還應對李三才盜竊公產、欺君罔上的行為,另行公議,以聽聖明裁奪。

事情牽扯到這個地步,李三才聲名狼藉了。他的政敵窮追不捨,當時的戶科給事中官應震稱他是今古罕見的大奸大惡,並由此牽連到東林,聲稱“東林理學,強半虛名”。

李三纔在狼狽不堪時,還不忘為東林辯白。他上疏神宗,希望消黨禍以安天下。

萬曆四十四年十月,李三才終因盜用皇木侵占皇廠,遭到削籍處分。李三才被貶官為民。

神宗的所作所為讓穿越者費解,他好像是在支援黨同伐異,拉一派打一派。如此政治氛圍,黨爭何時才能消停?官僚隊伍中分黨立派,彼此攻擊,水火不相容,把注意力從國家大事轉移到門戶之見上,很多是非因門戶之見而顛倒、混淆,很多正事因黨派之爭而擱置、延誤。

這麼清楚明白的一件貪腐案,竟然拖了兩年才結束。神宗的拖延症極其嚴重,朝廷的效率也因此而低下。

昨日傍晚,朱由校在中極殿召見新任內閣首輔孫承宗,問詢李三才一案。

“孫先生,這原來給李三才判的罪名都屬實吧。”

“屬實,李三才的罪行的確如此。”孫承宗回答道,語氣有些緊張。

“那為何萬曆皇帝饒過李三才呢?”

“回陛下,李三才以右僉都禦史總管漕運,為朝廷漕米運輸京城功勞很大,淮、徐一帶發生災荒,李三才及時賑濟免除了民變。他早年在山東做官,緝捕了不少土匪大盜,頗有作為。”

“那他也不該侵占官產啊?”

“的確如此,陛下,萬曆皇帝爺早年受張太嶽的教育,張先生認為對於能臣乾吏和胸腹韜略的專才,不但要大膽使用,而且要善加保護。一旦立功即刻行賞,小錯則善意訓諭。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若因噎廢食求全責備,勢必會導致賢人在野庸官滿朝的可怕局麵。仆想萬曆皇帝爺如此處理這件事,大概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朱由校聽出袒護的意思了,他笑道:“孫先生,李三才這不算小錯吧。你猜一猜,李三才家資有多少錢?”

“官場上有句話叫‘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如果漕官大肆貪汙,套一句話說,就是‘三年清禦史,百萬雪花銀了’。”

“怎麼,那李三才如果隻貪了十萬兩白銀,還算個清官了?”

孫承宗無言以對。

皇帝見他沉默,說道:“這樣吧,是貪是清,讓錦衣衛抄家就知道了。如果李三才家資低於五萬兩白銀,朕看在他往日的功勞不找後賬。如果高於五萬兩,但是低於二十萬兩的話,朕饒他一命,但是家資就全要入國庫。如果高於二十萬兩,那不好意思,隻能把李三才綁到京城處斬。”

“陛下處事極有分寸,仆讚同皇上的意見。”孫承宗估計李三才家資怎麼也不會超過二十萬兩。

昨晚的這番對話就這麼結束了。今日朱由校派錦衣衛前去抄李三才的家。

今日,孫承宗去內閣做事,劉一燝來找他為李三才求情。

孫承宗隻說了一句話:“常言道,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賊不生。李三才最終結局在他自己。”

這一句話把本來與孫承宗關係很好的劉一燝堵回去了。

今日回到乾清宮的朱由校算是比較高興的一天,他的二十七天守孝結束了,他可以正式搬到乾清宮居住。

午膳時,魏進忠在乾清宮暖閣給皇上預備了一桌豐富的筵席,朱由校終於不必再吃素齋了。

原先的青花白瓷細膩如玉的酒盞、湯匙和托盤儘數撤下,換上了一套彩繪白瓷。比之前套,這幾件白瓷越發地滑膩如脂。更有不同之處:酒盞、湯匙與托盤上的彩繪俱是春宮畫。

這都是隆慶官窯的珍品,在民間有“白瓷黃金”之稱。朱由校麵前的酒盞,繪的是“貴妃醉酒圖”。

先是上了獅子頭,雪蛤蒸魚唇,菜炒螺絲肉,桂花烘鱔糊和紅燒青魚劃水五道熱菜。

然後小火者又端了一盆熱湯上來,是白蘿蔔絲鯽魚。後麵還有五道熱菜,中間夾送這道湯名曰“爽口湯”。其意是怕食客吃膩了口味,插入一道湯來涮一涮吃鈍了的舌根。淮揚菜以清淡軟嫩著稱,即便這樣,庖廚仍擔心食客吃了肥膩上火,故用白蘿蔔配兩條半斤重的鯽魚用慢火煨出一道湯來,取鯽魚之鮮與蘿蔔之甜,既爽口又清火。

朱由校當皇長子時,在西苑看到的那位鬥蟋蟀的宮女,正在陪皇上飲酒品宴。

那名宮女名叫張織月,自從新皇登基,她就被調到養心殿伺候萬歲爺,現在又跟著來到了乾清宮。

張織月自覺皇上對她有特殊感情,她的比較單純而平靜的少女心靈忽然起了變化,好像混沌開了竅,又好像一朵花在將綻未綻時忽然滴進一珠兒朝露,被催得提前綻開。

總之,她突然增長了人生知識,有了過去不曾有過的心事,交織著夢想、期待、害怕、失望與輕愁。為著改變命運,她多麼希望獲得皇上的垂愛!她想如果真被皇帝喜愛,不僅自己會有出頭之日,她就如同一步登天一般,過上了錦衣玉食的日子。

自從懷著這樣的心事,每次輪到她去皇帝身邊服侍,她總要選最美的一兩朵花兒插在雲髻或鬢上。她還不忘將衣裙放在薰籠上熏過。

有一次朱由校午睡醒來,她在旁服侍。當皇帝看她一眼時,她的臉刷地紅了,不敢抬頭。當靠近皇帝胸前為龍袍扣左上端的空心鏤花赤金扣時,她以為皇上會伸手將她摟住,心情十分緊張,呼吸困難,但是皇上並冇有理她。

其實朱由校確實喜歡張織月的容貌,不理她隻是因為守孝而已。今日筵席在場不止皇帝與她二人,還有那鄭貴妃送朱常洛的八個美貌女子在。

這八個女子身著錦衣繡裙環佩叮鐺,低頭抬眼之間,既秋波傳神又含著不儘的羞澀。她們此時正在演樂唱曲為萬歲爺助興。

她們調了調隨身帶來的阮琴,邊彈邊唱道:

掌上醉楊妃,透春心露玉膚。瓊漿細瀉甜如蜜。鼻尖兒對直,舌頭兒聽題,熱突突滾下嚥喉內。奉尊席,笑吟吟勸你,偏愛吃紫霞杯。

春意透酥胸,眼雙合睡夢中,嬌滴滴一點花心動。花心兒茜紅,花瓣兒粉紅,泛流霞誤入桃源洞。奉三鐘,喜清香細湧,似秋水出芙蓉。

她們歌喉婉轉嘹亮。雖不能勾人魂魄,但也跌宕柔爽大可人意。一曲才了,萬歲爺拊掌讚道:“好聽!”

午膳過後,朱由校將張織月攔腰抱起,走向暖閣裡間臥房的架子床,他近在咫尺,聞到她身上散發出的幽蘭般的體香,直感到身上熱烘烘的難以自持。

“織月,這大內的美女,你可說是一枝獨秀。”架子榻內,朱由校一邊撫摸著她瘦削的肩膀,一邊說道。

“皇上真的這麼看?”

“君無戲言。”

話說完,香薰鴛鴦被,二人盤桓交織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