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204章 一團亂麻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204章 一團亂麻

    

-

[]

努爾哈赤在七月中旬率領大軍來到了開平衛一線長城外的盤古鎮,此處離山西已經很近了。白蓮教考慮到八旗軍的長途跋涉,特地聯合蒙古部落運輸糧草於此地,供韃子享用。

八旗軍在盤古鎮大吃大喝,休息了一天養精蓄銳,然後就準備攻打獨石堡。滿洲在攻打朝鮮的過程中,搶到了許上百門火炮,這回全用馬匹駝運過來,用於攻城破寨。

在一個白天,獨石堡的守軍們都很懈怠,因為天氣很熱。

獨石堡的負責人是兵備道劉策,他是萬曆二十九年的進士,談起兵法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皇帝就任命他駐紮在獨石堡守衛邊疆。這是個很容易得到皇帝信賴然後重用的職務,然而也有掉腦袋的危險性。

恰巧前兩年,皇帝北征蒙古,之後為了和平又積極通商互市,以求雙方各有所需。蒙古騎兵已經很少來犯北直隸的邊境。因此劉策耽於享樂,不思進取,毫無應對戰爭的緊張感。

後金的火炮開始轟鳴,劉策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組織軍士積極防禦,他想到的是落荒而逃。

是的,劉策拋下了朝廷對他的重擔,拋下了朝夕與共的大明將士,自己帶著親信跑了。

守衛獨石堡的三千士卒被韃子屠戮一空。後金隨後一路南下,打到了保安州。努爾哈赤派皇太極分兵西征,打穿了從北直隸到山西的衛所,保證晉商的物資能源源不斷地送到八旗這裡來。

朱由校得到這個訊息,非常震驚,震驚熊廷弼為何不早發邸報給京城,震驚邊塞的兵備道劉策如此懈怠瀆職。

皇帝急忙召見大臣會議,內閣首輔孫承宗分析說道:“陛下,此次後金繞遠路襲擊我大明,他的後勤一定出問題,然而前線邸報卻說韃子兵精糧足,此事極度詭異,一定是出了內奸。”

“孫先生的意思是如何?”

“咱們內部出了大問題,山西的白蓮教叛亂久久不能平息,蒙古騎兵和八旗鐵騎合流同時攻擊大明。目前雖說韃子的劍鋒已經逼近京師重地,然而真正的要害卻在山西。”

這一番議論對朱由校來說真有醍醐灌頂之效,本來想“關門打狗”,結果不但房子大使得狗可以四處亂竄,而且狗有東西吃!皇帝牙關咬得格格的,“呼”地站起身來,狠狠說道:

“是晉商,這漁獵民族打仗一樣需要水源、草料和糧食,除了晉商誰有這麼大的財力支援韃子威風到現在。”

“陛下,現在當務之急,是平定山西的白蓮教之亂,北直隸隻要狠狠地守住城池,消耗韃子的力量。”

“孫先生,此番謀略還是小家子氣,韃子既然進了北直隸,那朕就要關門打狗。先傳聖旨給陳奇瑜,讓他調陝西的邊軍到山西平亂,讓山東總督袁可立調一萬士卒支援京城。至於熊廷弼嘛,問問他到底是在做些什麼?朕要率領八萬京營士卒主動出擊韃子。”

這可是比當初遠征蒙古還要危險的事情,孫承宗不免張大了嘴巴。他急切問道:“陛下,這沈有容病重,已不能再上疆場。陛下以什麼作為自己的依仗呢?”

“孫先生,不要小看朕,不要小看軍中的年輕俊傑。以朕來看,孫傳庭是個難得的將才,由他來統率大軍再合適不過。”

這一次的開會依舊是一次秘密談話,是密室政治,內容不允許泄露到朝堂去。朱由校是一個麵對軍機大事,完全乾綱獨斷的君主,不會允許其他的文官乾擾軍事決策。

熊廷弼確實疏忽了,一部分原因也是努爾哈赤實在繞路繞的太遠了,熊大總督過了好久才調查出八旗主力部隊已經前往北京作戰。他立刻派出手下的大將趙率教帶領五千騎兵,兩萬步兵入山海關馳援京師。

遼東的邸報,皇帝在開會之後的第二天就收到了。此時,他已經派遣盧象升率領五千騎兵上前線探查。

朱由校給熊廷弼的回覆是:趙率教加速趕到京師,與京營士卒彙合。熊廷弼要全力進攻後金,收複撫順和鐵嶺,之後視情況而定,可以派大軍犁庭掃穴。就趁著八旗主力不在,徹底消滅滿洲的大本營。

保安州已經被後金攻陷,以東的延慶還保留在明軍的手裡。

盧象升到了前線的永寧縣暫時駐紮,有不少與後金交戰過的明軍待在這裡防守。盧象升仔細端詳著他們。黧黑消瘦的麵容,困頓不堪的身姿,不少人頭上、臂上、腿上都包紮著傷口,浸染著烏黑的血跡,但他們手中緊握刀槍,士氣高漲。

這裡的大部分明兵都是京營調配過來的,他們的待遇、糧餉都是給足了的。

現如今延慶受到後金的圍困,盧象升這五千騎兵根本就不夠八旗打的,他目前的主要任務是放出偵察兵調查前線情況。為後來的明軍大部隊做準備。

陝西的情況是暫時不會發生民亂,巡撫陳奇瑜準備借這個時間,帶兵殺向山西的白蓮教。

大同府的馬世龍也得到了後金大軍入北直隸的訊息,他真是心急如焚,然而冇有辦法,必須先擊退來犯的蒙古兵,才能馳援京城。

兵備道袁崇煥麵對此景,也是一個計策,先固守城池,以“拖”字為準則。

當正在進攻汾陽縣的閻應元得知,八旗鐵騎進攻京師時,他也是敏銳地理解到目前的形勢極度危急。皇帝是個積極出戰,不肯消極防禦的人,必然會禦駕親征。到時候有個三長兩短,那可就天崩地裂了。

閻應元在攻城重炮到達以後,猛烈轟擊城牆,轟塌了以後,迅速率領軍隊清繳白蓮教,隻要是反賊就不留活口。

從白天一直打到黃昏,朝霞披在閻應元的身上。他挺拔魁梧的身材,緊趁合身的戰袍,顯露出慷慨瀟灑的風度。儘管他全身都沾滿了敵人的血跡。

閻應元和左良玉帶著騎兵北上去幫助馬世龍和袁崇煥對付蒙古騎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