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020章 收買老臣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020章 收買老臣

    

-

[]

九月十二日,皇帝在中極殿召見吏部尚書周嘉謨。他就是皇帝找的德高望重可以擔任推薦人的老臣。

周嘉謨,字明卿,漢川人。

隆慶五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曾任韶州知府。

萬曆十年,周嘉謨升任四川副使,負責巡視瀘州。徹底懲治當地最大的土豪惡霸楊騰霄,將他處死。建武所的士兵焚燒總兵官沈思學的官署,周嘉謨獨自乘車前往,曉以利害,平定了騷亂。不久安撫了白草的番民。在邛州、灌縣帶兵時,均有謀略。

過了五年,進升按察使,上書稱病隱退回家。很久以後,被起用複任原職。征礦稅的宦官丘乘雲四處作惡,被他逮捕的人接連不斷。周嘉謨發文書給主管官吏予以抵製,並且格殺助紂為虐的奸民,丘乘雲因而有所收斂。

後來周嘉謨升任左佈政使,提升為右副都禦史,巡察雲南。隴川宣撫多安民叛亂,進入緬甸,占據蠻灣。周嘉謨討伐擒獲了他,任命他的弟弟多安靖為宣撫後撤回。升任兵部右侍郎,依舊巡察雲南。黔國公沐昌祚侵占民田八千餘頃。周嘉謨彈劾整治了他,又彈劾了他的孫子沐啟元的罪狀。

過了很久,改為督察兩廣軍務兼巡察廣東。考覈期滿,加封右都禦史。廣西土著酋長帶領交趾軍隊進犯內地,官軍將其擊退。周嘉謨為此增加兵力,設置衛所。南海、三水、高要、四會、高明等城鎮遭大水,沖壞堤防河岸,周嘉謨留下贖刑的錢來修築堤防。

再後來就是周嘉謨在紅丸案、移宮案中和楊漣、劉一燝主持大局,有保皇護龍之功。現在周嘉謨官居吏部尚書。

現在,周嘉謨對自己的官位是很滿意的,因為他所擔任的吏部尚書俗名叫天官,大九卿擺在第一。

從洪武三十年,大明朝就有規定:官員出入街道,不許抗慢。官員隔一品避馬避轎,隔三品跪。但到後來,特彆是武宗之後,這一套禮儀也稍有改移。比如說諸寺大卿均為三品官,卻得避尚書、侍郎。六部侍郎三品官,得避吏部尚書。由此可見吏部尚書的地位有多高。

周嘉謨來到中極殿麵見聖上,行跪拜大禮。皇帝準許他平身,還賜以繡凳。

朱由校雖然從記載文書中對周嘉謨有一定瞭解,但是冇有近距離仔細打量過,賜給他繡凳主要是看他年紀實在太大了。周嘉謨雖然七十多歲了,滿臉的皺紋,但是耳聰目明、氣色不錯。如果他年輕個十歲,朱由校還有可能重用他。

不過朱由校現在需要給孫承宗找一個德高望重的薦舉人,周嘉謨非常符合這個身份。朱由校先就早朝的事和周嘉謨交流交流:

“周大人,你是吏部尚書,你對初九早朝禦史惠世揚彈劾內閣首輔的事有何看法啊?”

“回稟陛下,老臣認為惠世揚彈劾方從哲方大人是有些過分。”

“隻是過分?簡直是不可理喻!”

“回稟陛下,言官確實有風言奏事的特權。隻是他操守不如。”

“算了,我們不談這個了。你作為吏部尚書,你選拔官員的標準是什麼啊?是舉薦賢才啊還是舉薦關係好的朋黨啊?”

“陛下,如今朋黨之火愈來愈旺,萬曆末年,罷擴音拔官員,吏部不能做主。如今是由我主持官吏的選拔,自然是唯德才兼備者是舉。敢於勾結擾亂政局的人,老臣會將他們趕出朝堂。”

“說得好!選拔官員是什麼標準啊!”

“陛下,臣請求從六個方麵來確定對官員的評價:一是操守,二是才能,三是修養,四是政績,五是年資,六是相貌。每方麵要據實記載,不許用虛浮的辭藻修飾。”

“朕覺得第六條就不必加了,其他都挺好。現在方從哲年齡大了,朕要考慮新的內閣首輔人選。愛卿有什麼人選推薦嗎?朕希望愛卿能提供年輕一點年富力強的人選。”

“臣不敢多言,陛下心裡應該有人選了吧。老臣謹遵皇上聖諭。”周嘉謨一聽皇帝要他舉薦年富力強的官員擔任內閣首輔,他就知道他和這個位子冇有緣分了。

“朕認為遼東禍亂未除,京師不安。京師不安,則天下不安。所以新的內閣首輔應該通曉兵事,朕看孫承宗很適合坐這個位置。”

“臣也以為孫承宗確有大才,不過陛下如此提拔是否過快了一些。”周嘉謨聽到孫承宗這名字就都明白了。孫承宗在詹事府做過很長時間的官,他曾經教朱常洛讀書。這就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啊,他一定早就和朱由校父子打好關係了。

“朕希望周大人能在朝會上推薦孫承宗入閣。”朱由校終於進入正題了。

“老臣人微言輕,恐不能幫到孫承宗反而害了他。”朱由校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在談條件啊。

“周大人此言差矣,周大人朝內朝外德高望重,哪人不知哪人不曉。依我看,先生之前督撫地方,造福百姓,立功甚多。現在隻要在推薦人才上加把勁,先生百年以後,一個文正的諡號是少不了的。”司馬光認為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極至。經過他的宣揚,文正從此以後被認為是人臣極美的諡號。皇帝不肯輕易給人。周嘉謨聽的眼睛發亮。

“既然是這樣的話,老臣為國舉才義不容辭。老臣馬上上疏請求讓孫承宗入閣。”周嘉謨爽快的答應了。隨後周嘉謨告退,風風火火的去寫奏本了。

皇帝半倚著禦座,覺得事情的進展還是順利的。用一個文正的稱號,換一個老臣的支援。大明朝堂的事勾心鬥角彎彎繞繞的,浪費了太多的精力。

與沉浸在黨爭中的大明不同,後金國主努爾哈赤這兩年一直在進行縱橫捭闔的軍事外交擴張。

去年在薩爾滸打敗明軍以後,努爾哈赤揮師北上直取葉赫。

葉赫部,居住在葉赫河流域,因地得名。葉赫地近北,向大明朝貢,取道鎮北關,所以又叫北關。它東鄰輝發,南接哈達,西南臨開原,西界蒙古,北與烏拉相近。

曾經在遼東叱吒風雲的猛將李成梁曾經多次攻打葉赫,取得十次大捷,兵部統計的斬首人頭有五六千級。這算是為建州女真崛起,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落打好了基礎。

努爾哈赤征服了以葉赫部落為首的海西女真,將他們百姓編為八旗部族,再次擴大了自己的軍事實力。

今年四月份,努爾哈赤派兵前往海、蓋二縣,欲誘使明軍總兵賀世賢來援,藉此機會急速攻打遼陽城。蒙古部落首領炒花詐稱金國內變,讓大明軍放鬆警惕。八旗兵全副武裝,準備好了攻城器械前往遼河。熊廷弼把兵力集中起來,主要防守瀋陽城,嚴陣以待。金兵不敢深入。

六月初二日,努爾哈赤給熊廷弼發了一道招降榜文,自稱金國大汗。要熊廷弼向他投降,可保全家室。文末複言昔日宋徽宗納遼叛臣,以致天怪徽宗、欽宗父子,嘗受些苦難等語。

六月初四日,經略熊廷弼巡閱遼東,率領四百騎兵,從奉集到威寧,經過了靉陽、寬甸,沿著鴨綠江岸,複迂道看險山舊邊,轉渡夾河登鳳凰山,遂從鎮夷、鎮東、甜水站而還,總共走了一千多裡地,往返加起來有十三天。

趁著熊廷弼離開遼陽,後金派了一萬騎兵走撫順關,一萬騎兵走東州堡,深入到渾河,離瀋陽城隻有十裡地。總兵賀世賢以三萬人守瀋陽,柴國柱以兩萬人守奉集,抵抗韃子。熊廷弼從鳳凰城回來。韃子攻占花嶺、許毛子山城等處。明軍被殺上百人,被擄走的老百姓有四千人。

八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率兵親征大明,從撫順關、東州二路闖入,圍攻懿河、蒲河二城。城中無兵,俘獲人畜甚眾。瀋陽明軍出城來戰,被韃子殺退到瀋陽城北門。此次戰役,瀋陽郊外十一處村屯被攻破,人畜一空,數千百姓被掠走。

當時林丹汗揚言要幫助大明朝,索要錢糧貪得無厭,明廷賞了林丹汗四萬八千兩白銀。林丹汗毫無配合明軍防禦後金的作為。

就在九月初八,僅僅四天前,後金韃子再入懿河、蒲河地方,把倉庫裡的糧食運回去。

此時的女真滿洲國都城赫圖阿拉可是熱鬨得很啊。一群少年在城裡比賽射箭,箭技最精的那個人受到圍觀人群的熱烈歡呼。

女真人有重視騎射教育的傳統,很多地方如果家中生了男孩,就把小弓箭掛在門前,象征著未來孩子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射手。小孩子生下來後,在胳膊肘、膝蓋、腳脖子三處,要用四五寸寬的布帶捆綁起來,以使他在長大時拉弓射箭能保持胳膊平直,騎在馬上,腿的位置能保持端正。八旗軍隊裡的軍職牛錄就是重箭的意思。

比賽完了,人們架起了烤架燒乳豬,旁邊架起了幾口大鍋。有的大鍋燉鯽魚,有的大鍋燉白肉血腸燉酸菜給這些練習射箭的少年吃。在這個熱鬨的氛圍下,有的人還情不自禁唱起了山歌小調:

赫圖阿拉賽仙境,綠水長流山長青。

漫山遍野人蔘寶,野果累累枝頭紅。

獐麅狐兔隨手打,貂皮如火暖茸茸。

待到三九冰雪凍,鐵錘鑿開冰窟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