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170章 禦駕親征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170章 禦駕親征

    

-

[]

王陽武帶著五百位錦衣衛急行軍趕到洛陽,他是皇帝的心腹,跟洛陽巡撫黃尊素再次強調了一遍,要一查到底,肅清福王的不法行為。

黃尊素的了聖旨,心就定下來了。他帶著洛陽府城的官兵和王陽武的錦衣校尉一同前往王莊再次清丈田畝。這次隻要是有人敢暴力阻攔,就怪不得巡撫大人大開殺戒了。

福王的管家也許是平時橫慣了,見了黃尊素又是一臉的不屑,說:“哎,我說黃大人,怎麼不長教訓呢?還敢來王莊撒野!”

站在黃尊素身旁的王陽武看著生氣,公然侮辱朝廷命官,他飛身向前照著管家胸口就是一下飛踢,那驕橫的管家被踹出一丈遠。管家隻覺得胸口翻騰,吐了一大口血,有氣無力地跟持著刀劍的王府校尉們講:“給我打!”

說時遲那時快,福王的爪牙們衝向黃尊素和王陽武,王陽武一聲下令:“放箭!”

聽了這個命令,他身後的錦衣衛們從袍子裡拿出小弩,一齊向敵人們射箭,這一下就貫穿了數十個王府護衛的身體。

王府護衛平常打架都是近身格鬥,不用弓弩,這下一見到遠距離兵器,一下作鳥獸散。

黃尊素見了此景心中很是快活,他命令衙役綁了管家,然後繼續未完成的清丈田畝。逃走的護衛有的去王府通知福王。福王聽了大怒,又派了一群凶徒來找黃尊素的麻煩,然而錦衣衛的精英也不是好惹的,再次把他們殺退。

福王寫上疏告洛陽巡撫黃尊素欺壓親王,目無朝廷王法。黃尊素也寫上疏給皇上,稱福王王府護衛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襲擊巡撫。錦衣衛王陽武關於雙方衝突的事件寫了一封密信呈給皇上。

綜合多方麵資訊,皇帝下旨斥責福王,表揚黃尊素,並賞給洛陽巡撫一百兩台州紋銀以示鼓勵。黃尊素得了皇帝的嘉獎,大受振奮,徹底下了決心要從經濟上冇收福王的一切特權,並且要處死那些欺壓百姓的王府惡奴。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到了今年的十月份。這時已是初冬,天氣寒冷起來。朱由校管察哈爾部要駿馬,派滿桂前去跟他們交涉,最後蒙古準備用來互市的馬匹都極為羸弱平庸,不能作為精銳騎兵的戰馬。

皇帝由此而大怒,公開在朝堂上表示要攻打察哈爾部,不少大臣都在勸阻,說現在尚與後金交戰,不應該再樹新敵。朱由校可冇講自己要禦駕親征,否則的話,早朝的時候就炸鍋了。

為了出兵遠征蒙古,明軍早就開始準備了。朱由校之前本打算建三萬輛武剛車,運送糧草隨軍而行。然而孫承宗用他塞外的生活的經驗反駁了這一做法。

“陛下,這武剛車的運載能力雖然勝過肩挑背駝的民夫,然而塞外沙磧滿布,會導致笨重的車輛時不時會陷入沙堆之中,因此會拖延行軍速度。”

“孫先生,你看,怎麼才能夠保證後勤呢?”

“陛下,仆認為如果用戰馬來駝運糧草就太浪費了,應該用騾子和驢來運輸。”

內閣首輔孫承宗為了給陛下禦駕親征做好後勤準備,騾子、驢、駑馬用了十五萬頭,將巨大的人力物力從全國各地投送到張家口。

到了十一月初,皇帝隻秘密通知了內閣首輔孫承宗、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京城總兵官沈有容這幾個人。連後宮的皇後都不知道。朱由校喬裝改扮,隱藏身份,和沈有容帶著五萬京營將士浩浩蕩蕩趕到了張家口。

天啟五年,十一月初三日。這本該是皇帝早朝的日子,然而到皇極門外等著見駕的百官們隻看見了拿著聖旨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王安扯著公鴨嗓念聖旨,說皇帝要禦駕親征察哈爾部,諸位大臣在京要勤於公事,靜等明軍的捷報。天子出征期間,一切政務由內閣首輔孫承宗和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共同決定。

對在場的各位大臣來說,這彷彿如同晴天霹靂一般,所有人都知道土木堡之變的曆史。

有許多大臣猜測孫承宗與皇帝關係近,可能提前知道了內情,紛紛組團去找首輔問個明白。

孫承宗正義凜然地說道:“同僚們,陛下留的聖旨說的很清楚,要我們做臣子的專心於公事,不可造謠生事,弄得京師人心惶惶。仆作為兵部尚書,理應為陛下出征做好後勤準備,沈有容是個久經沙場的智勇雙全的老將。出征的明軍一定能凱旋。”

內閣首輔說的這話,自己都不太認可。然而冇辦法,隻能這麼說。在場的同僚也不是傻子,最終孫承宗把許顯純給叫過來,兩個錦衣衛架著一個大臣給愣拖出內閣大堂外,讓大學士們繼續辦公。

把視角從紫禁城調到張家口外,穿越者前世生活在鋼筋水泥澆築的高樓大廈之中,微服私訪的地點也都在北直隸、山東、山西等地。他平日看慣了鱗次櫛比的房舍,曲徑幽深的巷道,那關內山河不免給人一種狹窄閉塞的感覺,等出了長城,放眼一望,草樹連綿、狐兔競奔,隻見茫茫草原,天高地廣。一陣清風吹過,雲動樹搖,百草浮波,真讓人耳目一新。

去關外之前,皇帝在張家口的大境門城樓上跟大家宣佈身份,全軍震動。上一次天子禦駕親征已經是正德年間的故事了。朱由校演講說要與將士們同甘共苦、同仇敵愾。士卒們的士氣騰地高漲起來,跟皇上打仗,再怕死那就是懦夫了。

朱由校在打仗之前做過功課,這察哈爾部的主要的武裝力量是輕裝騎兵。林丹汗手下大概有八到九萬的手下,平時是分散成小部落放牧,不會集中在一起。

輕裝騎兵配備了鉤槍、彎刀等兵器,但最常使用的還是自造的弓箭,弓箭的製作材料大多數源自草原,所以能夠自給自足。其弓為複合弓,以多種材料疊合而成,常見的製作方法是先以桑、榆等樹木為乾,再配以黃羊、野牛之角,然後以鹿皮為膠,加以粘合;弓弦以皮1條製成;其箭用柳木做杆,以鐵為鏃,因而比較耐用。

依照沈有容他們的意見,輕裝騎兵是對付輕裝騎兵的最好兵種。儘管明軍騎兵有不少人擅長使用弓箭等遠距離打擊敵人,然而在這個節骨眼上,一支缺少快馬的軍隊絕不可能培養出一支龐大數量的輕裝騎兵軍團。

這次出征的明軍有五萬人,其中有一萬騎兵,僅僅依靠騎兵隊伍是很難克敵製勝的,還必須有步兵的大力協助。

沈有容縱橫疆場數十年,他還是民族英雄戚繼光的徒弟,從老師教誨和實際經驗中,他清楚地知道在步兵與騎兵之間,一些不同的兵種能夠相互剋製,並由此總結出四個作戰規律:

第一個規律是,手拿弓弩等遠程武器的步兵有能力剋製輕裝騎兵;

第二個規律是,輕裝騎兵有能力剋製重裝騎兵;

第三個規律是,重裝騎兵可以憑著堅固鎧甲的掩護,駕馭著戰馬一麵閃避著利箭一邊迅速地左右穿插,專門尋找對手防禦力量薄弱的地方強行突陣,具有剋製步兵弓弩手的能力;

最後一個規律是,重裝騎兵的天敵不僅僅限於輕裝騎兵,那些一齊豎起盾牌,讓手中的刀槍像刺蝟般向前伸出的步兵躲在木柵、壕溝與拒馬等障礙物的後麵排成緊密相連的陣線,也可以使之無隙可乘、不能越雷池一步。

根據沈老將軍的意見,這作為遠程兵器的弓弩是可以被火銃代替的。朱由校準備了一萬杆火槍,和三千輛輕型靈巧的戰車。

這支部隊雖然聲勢浩大,但前進的速度不是很快,經常上午行軍,中午之後休息。平均每隔十日路程,將士們就修建一個城寨,裡麵通常都有水源,當前進時缺水,可以派人返回到後麵的城寨取水。每一個城寨裡麵都貯存了糧草,留置一部分軍隊守衛。在蒙古腹地有時候是很難及時找到飲用水的。

朱由校身上有體閘的神通,他訓練好草原品種的鷹作為斥候,前進時他先讓鷹飛到高處觀察四周是否有敵人,如果有敵人,鷹會尖利的鳴叫,就像警報聲一樣。這時朱由校再封閉神藏閘,讓自己的眼睛跟鷹的眼睛同步,鷹再次飛到高處,朱由校就可以通過鷹的眼睛觀察到敵人的人數多少、具體方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