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013章 遊覽皇城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013章 遊覽皇城

    

-

[]

登基的第二天,朱由校決定抽出一整天的時間遊覽一下皇城,太監劉時敏作嚮導。

昨夜遊覽乾清宮底下的老虎洞,朱由校才猛然發覺皇城內還有許多建築是自己不熟悉的。所以他想再多瞭解瞭解情況,以免發生類似於英宗複辟、嘉靖年間宮女殺皇上和萬曆梃擊案的事件。

找魏進忠當嚮導顯然是不行的,魏進忠對朱由校太熟悉了,穿越者去哪個真身熟悉的地方說不出名字來,容易漏出破綻。劉時敏做嚮導是最為合適不過,一方麵,他對宮中建築的曆史典故、實際功能信手拈來,另一方麵,他是剛剛服侍朱由校,對真身的過去並不瞭解。

在養心殿用過早膳,皇帝由劉時敏領路出門。養心殿的正對麵就是禦膳房,這是由王安、魏進忠和劉時敏輪流管理安排尚膳監的宦官為天子及其嬪妃烹調食物。

越過禦膳房,一直往東走,劉時敏帶皇帝參觀奉先殿。

奉先殿是皇帝的家廟,前殿中依次擺放著先皇、先後的神牌、寶座,以及各種祭祀用品。後殿裡為每對先皇、先後隔出一室,內設每對先皇、先後的神龕、寶床、寶椅以及他們生前的衣物等,前麵擺設供案、燈檠。

皇帝到奉先殿時,他看到有專門的太監宮女們在此敬奉、燒香、布供。

從奉先殿出來,皇帝提出往北走,去嬪妃居住的東六宮看一看。瀏覽完東六宮,朱由校又穿過坤寧宮到西六宮去遊覽了一番。經過初步的瞭解,朱由校覺得後宮嬪妃們的生活環境是比較枯燥乏味的。除了紅牆就是黃瓦,就像監獄一樣。

在明朝,皇後居住在坤寧宮,嬪妃則居住在東西六宮。東西六宮是十二座後妃寢宮,每個寢宮大約兩千五百平方米。

十二座後妃寢宮並非隻能住十二個嬪妃。就拿東六宮的景仁宮來說,景仁宮分為前堂後寢。前堂有前殿五間房,東配殿三間房,西配殿三間房。後寢有後殿五間房,東配殿三間房,西配殿三間房,東耳房三間房,西耳房三間房。一個後妃寢宮合計起來有二十八個房間,十二個後妃寢宮都是一樣的規格,所以明朝後宮嬪妃的人口容納量還是很大的。

逛遍後宮並不能說明什麼,目前朱由校的後宮佳麗數量還是零。穿越者發現被穿越者以前好像並不好色,十六歲了都冇有一個宮中相好的宮女。對皇帝最討好的太監就是魏進忠了,他也從來冇有主動推薦過美女給朱由校,他隻是頻繁地用宮中或者宮外木匠做的巧奪天工的玩具來取樂朱由校。

遊覽完東西六宮,皇帝前往宮後苑。宮後苑位於坤寧宮和玄武門之間,在紫禁城的北端,也就是後來人們津津樂道的禦花園。明代的名稱是宮後苑,清代改名叫禦花園。

今天天氣很好,雖說時近深秋,蔚藍無雲的天宇上,太陽依舊溫煦地照臨著,把欽安殿的屋脊映襯著鮮亮耀眼。徐徐的晨風吹到身上來,冇有一絲寒意,隻使人覺得分外的舒爽。

唯一顯示著節序轉換的,是宮後苑裡那幾棵高大的樹木,一夜之間葉子又掉落了不少。這會兒,一個火者正佝著身子,在那裡低頭打掃著。當他手中的竹掃帚在青石板地麵上劃過,就發出唰唰的聲響。

苑內的花草樹木,雖說已經不似春夏時節那樣繽紛繁茂,但由於天氣尚暖,加上還有好些高鬆古柏在那裡撐著場麵,所以看上去依然鬱鬱蔥蔥。

何況,在那錯落聳峙的山石旁,以及欄邊、水畔,太監們還特意添置了一盆一盆的菊花,那些黃白各異,姿態雜出的花朵,正迎著晴和的陽光粲然怒放,更使滿園子平添了一派彆樣的生機。

宮後苑有幾處放置石碗內盛鳥食供麻雀享用,隻見幾隻麻雀,在碗盤之間跳躍著,匆忙而又警覺地啄取著無人看管的食物,一旦發現朱由校走近,它們就發出一聲短促的啁啾,撲扇著翅膀,飛上綠樹枝頭去了。

宮後苑東西長約一百三十米,南北寬約九十米。苑內的中央是欽安殿,欽安殿的南、東、西三麵空地上均佈置大大小小的方形花池,種植太平花、海棠、牡丹等名貴花卉,間亦有石筍、太湖石的特置;成行成列地栽植柏樹,佳木扶疏,濃蔭匝地。

欽安殿位於宮後苑中央偏北,是紫禁城中軸線上的最後一座宮殿。欽安殿本來是一座普通的單體建築,後來嘉靖皇帝下令將欽安殿改建成供奉道教神像和從事道教活動的殿宇,殿前建天一門,四周建圍牆。

天一門是一座磚砌單拱券門,額懸“天一門”匾。名取自《易經》中“天一生水”之義,以求神靈庇佑不發生火災。欽安殿院牆低矮,僅略高於台基,門前設有一對鎏金銅麒麟。

從欽安殿的大門走出來,劉時敏引著皇帝來到澄瑞亭,這是個暖閣亭,四周有門窗。打開窗戶,外麵是金魚池。

“皇上,這座亭子是萬曆十一年建造的,是憑欄觀魚的好地方。”劉時敏為皇帝指引著。

朱由校往外一瞧,這纔看見一小爿平地上,嵌著一方碧綠的水池,四麵圍著石蓮柱欄杆。水池裡,一群金魚正在悠閒地遊來遊去。在正午陽光的照射下,它們那硃紅色的鱗片顯得分外鮮豔悅目。

澄瑞亭內很暖和,劉時敏早就吩咐人在這放了幾個暖爐,朱由校中午就在這裡吃的午膳。

用過午膳之後,冇有休息,朱由校一直往南走,穿過乾清門,來到外朝。

外朝,以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三大殿為主體,文華殿和武英殿為兩翼,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和從事政治活動的殿堂。外朝的三大殿,占據了紫禁城最主要的空間,以其氣勢威嚴,規模雄偉,裝修華麗,色彩神秘,成為紫禁城中最輝煌的建築群。

三大殿依次佈置在高達八米的台基上,台基分上、中、下三層,每層都為須彌座形式,四周圍著漢白玉欄杆。每根望柱上部雕有精美紋飾,下部雕有華美螭首—口內鑿孔以便排水。大雨滂沱時,千龍吐水,層層迭落,勝似泉湧,蔚為壯觀;陽光普照時,千龍之影,排排迭退,黑白相間,宛如圖案。

三大殿外的石雕非常精美,但是三大殿本身是破損不堪的,因為萬曆年間宮中發生了一次大的火災,大火對木質建築的損害非常大。朱由校對傳統建築瞭解不多,但他也能看出建築的缺憾。

籌錢維修三大殿,也是萬曆皇帝收取礦稅的緣由之一。現在的三大殿也隻是維修了個大概而已,勉強能舉行大朝會,但是從外觀上看仍然是殘破的。

泰昌皇帝朱常洛曾經問過工部尚書黃克纘,維修三大殿需要多少費用,黃大人回答是二百萬兩白銀。朱常洛當時同意了,但是現款還冇有撥下來。這件事被新皇帝朱由校暫停了。現在是多事之秋,冇有餘錢大興土木。

朱由校經過三大殿,由西華門出紫禁城來到禦用監。明朝皇帝的內帑基本都在皇城內的倉庫裡,比如說禦用監、銀作局等庫房是專門儲存皇帝財產的地方。朱由校谘詢過王安,他繼承的內帑大概隻有五百多萬兩白銀。不過眼見為實,朱由校還是要親眼看一看才能放心。

朱由校最先檢查的是禦用監,禦用監掌造辦宮遷所用圍屏、床榻諸木器,以及紫檀、象牙、烏木、螺甸等玩器。

開了禦用監的庫房,朱由校看到了數不清的瓷器、玉石、字畫、珠寶、漆器等珍寶。

突然他看到角落裡有一個密封的大箱子,朱由校問了問管事的宦官這裡存放的是什麼。管事的小太監回答說是萬曆初年被李太後封存的隆慶皇帝的瓷餐具,連萬曆皇帝都冇見過。

這可有點意思了,朱由校命令管事太監打開箱子。箱子一打開,他大開眼界。

箱子裡裝的都是瓷餐具,和一般瓷器不同的是,所有的杯盤碗碟大至湯罐小至湯匙都繪有春宮圖。朱由校拿起一隻瓷碗,這隻瓷碗上繪畫的是一對一絲不掛的妙齡男女。少女彎腰扶住一把椅子,少男在少女身後頂著她高高翹起白皙豐潤的臀部。朱由校把瓷碗放下,又拿起一隻瓷盤。瓷盤上畫著一對**男女互相親吻,在榻上打滾。瓷盤旁邊還提了一句詩:**一刻值千金。

朱由校清點了一下,光尺八月色素盤就有二十四隻,這些盤光澤典雅,薄如卵膜,每隻盤麵上均繪有男歡女愛之圖。仔細看來,卻是根據民間流傳既久的《**經》編繪而成的。二十四幅春宮圖分彆描繪出二十四種姿勢。

劉時敏比皇帝看得仔細,他伸手彈了彈一個盤子,發出清脆的響聲,整隻盤子彷彿都在顫動,他拿起那隻盤子舉在眼前一看,盤子彷彿是透明的,他把盤子翻了一個麵,從盤底依然可以看清盤麵上繪製的那幅春宮圖——紅男綠女,毛髮俱見。

“這是景德鎮瓷器的極品!”劉時敏讚歎道。

在後世這堆瓷器應該算物質文化遺產了吧,朱由校心裡這樣想到。隆慶皇帝真是有風趣啊,吃飯的時候都用這麼有意思的餐具。天天看這些春宮圖,朱由校好像突然明白了隆慶皇帝英年早逝的原因。

皇帝隨後讓禦用監管事太監把這些餐具送往乾清宮。

大致看了一下禦用監的寶貝,皇帝出去前往其他倉庫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