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105章 視察工廠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105章 視察工廠

    

-

[]

元宵節之後,皇帝出行去巡視京城外的兵工廠。

講實話,雖然數理院已經研究出了大明自產的燧發槍。但是這種槍的射擊速度還是太慢了,目前京軍正在使用的還是前裝的燧發槍,其點火裝置是摩擦燧石。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可以一分鐘射擊四次,三段式射擊配合輕型火炮的碎片殺傷可以組成較大的火力。

相比於弓箭來說,這種射擊速度有些慢。但是子彈的穿透力遠遠超過弓箭,而且一位弓箭手頂多連續發弓十次,十次射箭以後就會脫力,失去作戰能力。而一位火槍手訓練時間較短,卻能夠連續射擊不停。對於這種精細的槍械,朱由校心裡清楚不能操之過急,需要這些科研人員慢慢發明。

目前來講,火器研究的最大瓶頸在重型火炮上。數理院仿製紅夷大炮的明朝本土重型火炮屢屢出問題,不是炸膛就是太過笨重,生產製造毫無進展。朱由校就是為了此事再次來到兵工廠瞭解情況,排除弊端。

在兵工廠裡有一大批工人乾得熱火朝天、渾身大汗,他們乾活的熱情主要是來自優厚的月錢。皇帝先是看了看新完工的重型火炮,然後再去視察煙燻火燎的高爐,最後數理院的副院長王徵陪著天子到他的書房去休息。

其實數理院的這些火器製造專家們已經做出改革了,炮架和瞄準器具都得到了完善。炮架是調整火炮射擊方向和高低夾角的器具。以前明軍對此不夠重視,許多火炮冇有炮架,隻是固定的。一些炮架隻能調整高低夾角而不能左右轉動,限製了射擊範圍。已設的炮架大多用粗劣木料製成,演放後,炮架就震鬆了,難以使用。在冇有瞄準具的歲月裡,士兵隻能通過經驗來瞄準。

現在的數理院已經給火炮配備上堅固且可以靈活轉動的炮架。現在徐光啟已經安裝上了炮規,可以用來確定高低夾角。炮彈也由原來單一的實心彈轉為實心彈、爆炸彈和霰彈的多種組合。在管理維護上,在皇帝的建議下,炮手會定期給火炮做保養和維修,不允許露天閒置,免得被日曬雨淋,炮身鏽蝕。

不能製造重型火炮的主要原因是鐵質差,冶煉的火爐溫度低,鐵水無法提純,含雜質多,鑄造出來的火炮十分粗糙,氣孔氣泡多,演放時很容易炸裂,自傷射手。

明軍針對此問題主要是加厚火炮的管壁,這樣火炮極為笨重,數千斤的巨炮,威力反倒不如比它輕的西方火炮。再就是對已經鑄成氣孔氣泡較多、容易炸裂的火炮,明軍則減少火藥填裝量,這樣做再次降低了火炮的威力。

皇帝發現明朝目前還是應用落後的泥模工藝,鑄件毛糙,也未對炮膛進行深入的加工,致使炮彈射出後,彈道紊亂,降低了射擊精度。最關鍵的問題是明朝冇有係統的科學知識,火藥燃燒、彈道、初速度這些都屬於物理學和化學內容。現在歐洲也冇有什麼成型的科學理論,畢竟牛頓還冇有出生呢。

朱由校向王徵建議,想辦法提高鍊鐵的爐溫,用鐵模來製造火炮。數理院的副院長王徵認真的聽著,王副院長穿著一身佈滿爐灰的工作服。皇帝今日到來冇有事先通知,他一點準備都冇有。君臣二人聊著工廠鑄造火炮的有關事宜,說到中午時分,有一位小吏來通知王徵,說是他的夫人來給他送飯。

“王徵,你的夫人可真是賢惠啊,不必顧忌朕,小吏,你叫王夫人過來即可。”朱由校笑著講道。

打開門,一位衣著端莊樸素上年紀的婦人,手提著一個精緻的食盒,走了進來。王徵的夫人得知皇帝在此,急忙向天子跪拜行禮。這位尊貴的萬歲爺,叫她平身,親切地跟她問好。王夫人很為天子的平易近人而感動,她甚至有些膽大地請求皇帝幫她做一件事。

“陛下,老婦有一件大事希望皇上能夠幫忙。”

“你說說看,朕聽一聽。”朱由校感到有些意外,他出門在外一直都不太擺架子,由此得到了一些賢德的名聲,但是一見麵就直接提要求的還是挺少見的。

“老婦請求皇上下令,讓我夫君納一房小妾。”

“等一下,朕有些聽不明白,你是數理院副院長王徵的夫人,對吧?”

“是的,皇上。”

“你要朕下旨讓你夫君納一房小妾?”

“對,這是我的心願。”

“朕還是不明白,自古妻子都是不願丈夫三妻四妾的,為何你主張丈夫納妾呢?更何況這是你們的家事,朕怎麼好下命令呢!”

一旁的王徵坐不住了,他跟皇帝講:“陛下,臣的妻子不懂事,希望陛下不要怪罪。”

“回陛下,老婦年歲已近半百,雖然育有兩個女兒,但不能為我夫君生一兒子延續祖宗香火。我和我的公公都勸過我的夫君納妾生子,但我夫君信奉天主教,堅決不肯納妾。可是延續香火不比什麼天主教義更重要麼,希望陛下能下令逼我夫君納妾。”

“陛下,臣信奉天主教,按照教義,天主教徒是不能納妾的。臣在信奉天主教之後得到了陛下的賞識,入朝為官。在臣看來,這正是天主的庇佑。”

“你錯了,王徵。朕重用你,是因為你有才學,和天主冇有任何關係。你們夫婦二人舉案齊眉,一夫一妻相伴度過一生,朕覺得也很好。朕也不想乾涉你的信仰,但你也要知道信仰在我大明朝也要入鄉隨俗,不是必須遵守的鐵律。”

“是,陛下,臣還是大明朝的臣子,永遠忠於聖上。”王徵跪在地上表忠心。

“天主的事還真是提醒朕了,你發動你的教友,讓他們把那些泰西各國冶鍊鐵炮的技術都學過來,多花點銀子不要緊,重要的是把精湛的技藝學過來。”

“是的,陛下,臣立刻著手去辦。”

“至於納妾嗎,這是你的家事,朕就不摻和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朱由校說完就留他們夫妻二人在屋子裡用餐,皇帝自己回紫禁城裡吃午飯。用完午膳,皇帝繼續看前線邸報。

目前,在西南戰場上,四川巡撫朱燮元統率大軍追擊奢崇明,乘勢收複了四十餘座州、縣、衛所,包括反賊重兵把守的重慶。

即便如此,奢崇明帶著軍隊退回到山區裡頭,繼續與大明為敵。就現在的戰事,朱燮元寫了一封長長的奏疏報告情況,和為戰死的官吏討要撫卹。

西南的總體形勢是朝廷占上風,皇帝早就下令讓延綏總兵官杜文煥率領邊軍兩萬下川平敵。孫傳庭所率領的一萬京軍訓練有素,器械精良,但畢竟是在外地作戰,不熟悉當地山川地形,隻有小勝。但即使如此,京軍依舊凶悍敢戰,士氣依舊高昂。

奢崇明現在明顯處於下風,四川巡撫朱燮元的裨將劉養鯤跟他彙報說:“有一個叫孔之譚的秀才,來明軍大營定約,叛軍將領羅乾象想棄暗投明立功贖罪。”

朱燮元便派孔之譚回去,孔之譚回到敵營便勸說羅乾象一同回來。朱燮元把羅象乾叫到大營一同飲酒。羅乾象全身披掛兵甲,腰間懸掛佩刀,朱巡撫對他並不懷疑,與他暢談一夜。

羅乾象十分感謝朱燮元的信任,發誓以死報答,朱燮元答應了,羅乾象偷偷地回到敵營。此後,叛軍中的舉動,明軍都完全掌握。過了幾天,羅乾象將奢崇明引誘到一處密林,朱燮元的伏兵突然出現,叛軍大敗,奢崇明被打得落荒而逃。羅乾象縱火焚燒敵營,叛軍大亂損失過萬,羅乾象率領他的部下歸順大明。

天兵再接再厲,繼續進攻叛軍將領張彤所占領的重慶。當時張彤收集殘餘士兵上萬人,占據重慶的險阻要塞。朱燮元派遣秦良玉奪取二郎關,總兵官杜文煥奪取佛圖關。各路將領率領本部人馬進逼重慶駐紮,重慶城中糧食不足,朱燮元設計擒獲張彤和他的同夥張國用、石永高等三十餘人,收複重慶。不久又收複瀘州。

在收複重慶、瀘州以後,朱燮元給皇帝寫了一份長長的奏摺,給為國儘忠的臣子們請求撫卹。

這次叛亂,在重慶被反賊殺害的道員有孫好古、駱日升、李繼周,知府有章文炳,同知有王世科、熊嗣先,推官有王三宅,參將有萬金、王高爵;而段高選一家,其父段汝元,其母劉氏、其側室徐氏及一子、一女聽說叛賊攻入城中都自殺身亡,他的仆人冒著生命危險尋找主人的屍體,也被害。

衝入城中與敵軍搏殺,遇到伏兵陣亡的有原任鞏昌府同知董儘倫;叛賊攻打成都時陷入敵陣陣亡者有指揮冉世法、雷安世,去援救成都戰死者有成都後衛指揮韓應泰,小河所鎮撫鬱聯若。其他在外地方官殉難的有灌縣知縣左重,他向成都方向追殺叛賊,竭力奮戰,戰馬驚蹶被摔下,痛罵賊軍被害;南溪知縣王碩輔,縣城陷落自殺,叛軍將他肢解;桐梓知縣洪維翰,縣城陷落,同叛賊搶奪官印,不肯屈服,與典史黃啟鳴一起被殺;郫縣訓導趙愷率眾殺賊,被刺死;大足縣主簿張誌譽、典史宋應皋,召集士兵,與敵奮戰,氣力用儘陣亡。

皇帝看著這份長長的奏章,很受觸動。他一直覺得明末有良心,肯為國家出力的士大夫很少。現在看來,也許是因為明末的戰亂太多,像這樣優秀的官紳死光了,明朝才滅亡的。

對死難者的惋惜冇有持續多久,畢竟叛亂還未平息。奢崇明的兒子奢寅被官軍抓住,嚴刑拷打之下,朝廷得知安邦彥也要謀反。安邦彥聽說此事敗露後,匆忙起兵造反響應奢崇明,自稱是羅甸大王。四川冇平靜,貴州又亂了起來。

安邦彥把持著水西宣慰司,他率兵首先襲擊畢節,當地都司楊明廷堅決守城,殺死叛軍數百人,最後陣亡,畢節被叛軍占領。此時,安邦彥的屬下安邦俊、安若山、陳其愚、陳萬典等各部頭目都蜂擁而起,支援叛亂,他們分兵四路,攻破安順、沾益,東下甕安、偏橋一帶,而安邦彥親自統率水西部三萬人馬渡過陸廣河,直1搗貴陽。

明軍早已從俘虜的奢寅口中得知安邦彥的野心。孫傳庭帶著京軍星夜兼程趕到貴陽城,接管當地的防禦。貴陽城中的佈政使、按察使、知府、縣令都進京朝覲,巡撫李枟已經解職等待交接,新任巡撫王三善尚未到任。李枟聽說發生叛亂,便與巡按禦史史永安、提學僉事劉錫元全力協助孫傳庭守城,學校教官和秀才們也都組織居民分堞守城。

造反的地方不隻是貴州還有雲南,烏撒土舍安效良首先歸附叛軍,便攻破烏撒衛,指揮管良相戰死,管良相的同僚李應期、朱雲泰、蔣邦俊同時遇害。

瞭解完目前的戰況,朱由校做出自己的部署。該給指示給指示,該給撫卹給撫卹。戰爭一打起來,朝廷就花錢如流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