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思卡小說
  2. 大明由我而校
  3. 第0100章 秋雨連綿
樂港船長 作品

第0100章 秋雨連綿

    

-

[]

天啟元年的秋天,連綿陰雨滿天飄落,老天爺像發了瘋似地,一個勁兒地下雨。黃河、淮河水位猛漲,甚至漫過了河堤。

大運河以及黃淮支流,都改變了舊日的模樣,渾濁的河水怒吼著、咆哮著,呼嘯而來,奔騰而去,卷著泥沙,衝擊河岸,打著令人心驚膽寒的漩渦。站在高處,放眼四望,隻見水霧蒸騰,濁浪排空,到處是一片汪洋。

現在大水漫堤,禍從天降,四鄉八寨的難民紛紛擁進附近的縣城裡。大街小巷,廟宇寺觀,城牆根屋簷下,到處搭起了簡易的窩棚,堆放著**的行李,擠滿了麵黃肌瘦的逃難百姓。店鋪關門,糧架飛漲。

負責治水的左光鬥和徐霞客正在指揮民夫加築河堤,此時的他們也參與到勞動中去,堂堂的河道總督、大名鼎鼎的旅行家現在滿身泥漿,非常狼狽。濕透了的衣衫,抵擋不住陰雨中的瑟瑟秋風。左光鬥心情沉重,不禁打了個寒顫。

徐霞客野外生存經驗豐富,這點秋雨不能影響他分毫。左光鬥看著專心指揮治河的徐霞客,歎息道:“我左光鬥真是對不起聖上的信任,河患依舊凶猛,百姓不能安居樂業。”

“左大人,河政敗壞已有多年之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徐霞客安慰道。

錦衣衛的高官許顯純正在濟寧的一處街道上,當眾虐殺阻攔河工的人。許顯純離京南下之前,皇帝曾經指示過他:“對這些阻攔河工、危害社會安全的土豪劣紳,一律處以重刑。隻要是敢鬨事的,捉一個,殺一個。鎮壓這些混蛋,要心狠手辣,要以申、韓、商鞅的手段辦案,不要怕今後得車裂的下場。”

為了收到殺一儆百的效果,許顯純命人製作十個木籠,取名叫站籠。站籠約一人高,犯人頭卡在木枷中,四肢捆綁,站在籠子裡。白天用車拉著,在城內四處遊街。夜晚則放在露天裡,派錦衣衛守住。不給吃,也不給喝,不出三四天,犯人便慘死在籠子裡。

這十個站籠天天都裝著犯人,天天都在濟寧城內巡遊,弄得全城百姓見之發怵,無人不知新來的錦衣衛頭目殘忍酷毒。

士民鄉紳要求廢除站籠施行仁政的狀子,雪片似得飛往京城,上報朝廷。此時的左光鬥還在河政前線呢,當初許顯純剛剛來協助河道總督時,為了鼓勵百姓舉報阻攔河防的惡霸,他規定,凡是舉報實情的人,賞銀五兩銀子。重賞之下,百姓們各個踴躍舉報,許顯純一下子就抓到了一大批犯人。河政的阻力頓時小了不少。

抓到犯人,許顯純要求把他們羈押到濟寧城。左光鬥清楚那是他的辦公所在地,他認為許顯純不會這麼早就大開殺戒的,他會等左大人回來審理案件的。

等到河防稍稍鞏固,水患暫時平息,左光鬥回到濟寧時,不少心腸軟的官僚到河道總督這裡告狀。左光鬥這才知道許顯純已經虐殺了這批犯人,他急忙與這位殺人魔頭見麵,質詢他的惡行。許顯純卻說這是皇帝的意思,他隻是照辦罷了。

河道總督急忙寫了一封奏章,他詳細記錄了許顯純的作為,送交給皇上,要求嚴懲許顯純。跟這份奏章一同送往紫禁城的還有徐霞客寫的治水工程總計劃。許顯純得知這個訊息,也寫了一份自述表明為國儘忠的心跡。

送交奏章以後,左光鬥開始有步驟的讓難民回家,他以工代賑,讓百姓們整修城牆、河堤等公共設施。唯一麻煩的是不少糧商囤積糧食,不開倉售賣或是哄抬價格,左光鬥遇著這種奸商,就用錦衣衛許顯純的名頭來嚇唬他們。結果大有奇效,不少糧商都開門賣糧了,隻有那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奸商,左光鬥把掌櫃綁到公堂上打了幾板子,才老老實實做生意。

這幾份奏章火速到達北京的朝堂,皇帝立刻召見工部尚書徐光啟,與之商議徐霞客呈上來的治水方案。徐光啟本人也是精通水利工程的內行,能為天子提出參考意見。這份計劃號稱是一勞永逸之計,它的具體內容可簡單概括為以下要點:

一是疏通下遊。在清江浦以下經雲梯關到海口三百裡的河段上,采用“寓築於浚”的方法,挑挖引河,疏通河道,並以挖出的土築成兩岸大堤。

二是疏通上遊淤塞之處。挑浚從高家堰以西到清口淮水下遊所淤墊的爛泥淺灘地,使淮水從清口暢流而出,助黃刷沙。

三是修築洪澤湖東的高堰大堤,以免黃淮沿岸決口儘堵後,水勢再東侵淮揚下河地區。以築坦坡的方式代替傳統的石工和板工,力求節省和堅固。

四是修築洪澤湖南邊的翟家壩和黃淮沿岸等決口,使黃河迴歸故道。

五是黃河既歸故道,可以大規模治理運河。深挖運河,堵塞運河各決口,使運道恢複暢通,最終達到治黃保運的目的。

六是為保證治河方案的順利實施,提出了幾項籌劃經費的建議。

七是整頓河務。裁撤冗官冗員,明確各官職責,使官有專職、事有專責。

八是儘裁伕役,改設河兵。令河兵劃堤防守,使河工告成以後不致因疏於防守而重新敝壞,這是河工的善後防守計劃。

在八條上疏的最後,左光鬥和徐霞客立下了軍令狀,聲明如果三年內黃運兩河不能迴歸故道,願接受任何處分,以誡後人。

這份計劃在指導思想上力求審視全域性、謀求長遠,反對以往重運輕河的片麵方針,而是在黃、淮、運三河上同時興舉大工,上自徐州、下至海口,北起河北境內的北運河、南至蘇皖境內的南運河,涉及了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各省的大部分地區。

方案按照先下遊後上遊、先疏浚後堵塞的原則所提出的各項工程上下相連、首尾堅固、環環相扣,敘述詳而不雜、細而不亂、簡潔明瞭,有理有據。方案中還詳細講述了籌劃錢糧以保證順利施工、整頓河務以提高施工效率、設立河兵以善後防守計劃,從而不僅從工程上而且從人力、財力上都有了全麵的考慮和計劃。

工部尚書徐光啟看完這份奏疏以後,拍手叫好、高聲稱讚。朱由校也大為滿意。可是當這件事提到朝堂上討論時,卻因花費太多、雇傭民夫太多而遭到大臣們的否決。大臣們認為目前軍需浩繁,不宜興舉如此大規模的工程,建議緩期執行。

皇帝陛下乾綱獨斷,朱由校下令批準了河道總督左光鬥的請求。算上之前調撥給左光鬥的五十萬兩銀子,朝廷又增加了二百五十萬兩作為大修的預算,總計三百萬兩白銀,限期工程三年告竣。

朱由校發往濟寧的詔書有兩份,一份給左光鬥和徐霞客,告訴他們皇帝全力支援他們治河方略;另一份是給許顯純的,表揚他精明強乾,有膽有識。

皇帝坐鎮京城,派出去調查袁應泰錢糧用度的楊鶴寫了一份奏章回來,說明瞭袁應泰的錢糧用度都是用於公務,造福於百姓,冇有私自貪汙的現象。楊鶴還彙報今年的北直隸糧食生產是一個大豐收。天子聽了心裡高興,他下旨命令禦史楊鶴監督北直隸各地知府知縣,以高於市價一成的價格收購糧食,以免糧賤傷農。

刑部侍郎溫體仁把他對王象乾的調查報告呈上來了,這位在朝為官長達五十年的老臣的確有比較多的經濟問題。

舉例說,王象乾在宣府做參政的時候,見市麵上的糧食價格要漲,他就先挪用官府的帑金二萬兩買進食糧,再賣出去,投機倒把,倒了三過,就獲得利息三萬兩白銀,剩餘食糧一萬六千石,美其名是“治國如治家”,實際上是開了官吏藉著官本私營商業實行中飽私囊的漏洞。至於真正遇到荒年開倉放糧平抑糧價的時候,縣衙的胥吏勾結街道的流氓混混,冒名頂替,弄虛作假,強行套購,貧苦的農民仍得不到糧吃。

有經濟問題的不僅僅是王象乾,還有他的家人。新城王氏由明初一個下層匠戶發展成一個鼎盛的官僚世家,其家產也經曆了一個由少到多的過程。隨著王家舉業的不斷成功,出仕官員的不斷增加,其資產亦漸趨豐厚如王之垣兩建家廟,修族譜,設義田,祭田等,冇有雄厚的財力作基礎是難以辦到的。

此外,明代世家多有園林之勝,據溫體仁調查,王家諸成員幾乎人人都有彆野園林。如王象乾有“綠野園”,王象良有“遷園”,王象恒有“南園”,王象春有“西清園”,王與服有“東園”,王象晉,王象春,王象鹹等還在長白山中都建有園林彆墅。

而新城王氏勾結的一窩蜂,溫體仁已經動身去山東調查,目前隻調查到王象乾的一些罪證,關於他的兄弟子侄的問題,要等溫體仁從山東回來才能確認。皇帝嘉獎溫體仁精明強乾不畏權貴,鼓勵他繼續調查。

-